如果学分能像存款一样,存入“银行”,那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是“知识变现”最好的方式之一。近日,弘成教育启动的“学分银行”项目或能将这一想法变为现实。
学习者登录弘成教育的“学分银行”,进行账户开通,将学习内容和课程学分“存”进账户,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用于证明自身的学习经历。
弘成教育产品负责人介绍,弘成希望以“学分银行”为纽带建立学习成果认证、评估与转换制度,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更多人主动学习、爱上学习,推动终身学习体系建立。
弘成“学分银行”项目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实现校内成人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分互认,助力高校打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壁垒,构建良好的教学生态,为高校跨业务教学管理提供大力支持。
目前,弘成教育成教平台和综合培训管理系统间的“学分银行”已经搭建完成,同时使用这两款产品的院校可实现两个业务间的学分互认。
比如,成教院的学习者参与了非学历培训,而学习的课程恰是其在学历教育中需要学习的。那么,学习完成后,便可登录综合培训管理系统将学分存入“学分银行”,然后申请成教院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分将自动同步到成教院的教学管理系统,学习者则无需再次学习这门课程。
学分互认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习者学习行为和结果的认可,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可以为院校节约管理成本。
但是,学分的存储和互认也是有严格标准的。弘成教育产品经理介绍,学分能不能存储、互认,还要取决于学分的“质量”和“真假”。学习者存入的学分,会经过严格的审核,审核部门会查阅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和学习数据,只有“经得住考验”的学分,才被允许存入和互认。
而无论是弘成成教平台,还是综合培训管理系统,都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的,拥有全业务数据可视化工作台,学习数据的“质量”和“真假”一目了然。
据了解,弘成教育“学分银行”下一阶段的目标是实现跨校间的学分互认,突破学习时段和专业的限制,将不同学习途径取得的学习成果与相关的学历教育结合起来,通过评估,实现学分在不同院校之间的相互转换。弘成教育希望通过自身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加持,加深院校间的对接,打破信息孤岛,加速融合共享,让终身学习体系建设跑出“加速度”。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