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模型赋能CDSS,需要算法、算力的强力支撑,更需要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3月20日,在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025上,“华为&惠每科技AI辅助诊疗及质控解决方案”正式发布。该方案由北京惠每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每科技)与华为联合打造,基于“昇思+昇腾+AI智能体”模式,在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中引入大模型技术,为辅助诊疗与病历质控两个典型应用场景赋能。
“CDSS丰富的应用场景将充分发挥大模型的优势,大模型也将推动CDSS实现新的能力跃迁。”惠每科技首席医疗官、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蒋宋怡在演讲中提到。
大模型赋能CDSS,需要算法、算力的强力支撑,更需要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惠每科技迫切需要找到“同路人”。
1 “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CDSS,向来被誉为医院信息系统“皇冠上的明珠”,是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提升医疗安全与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国内CDSS领军企业,惠每科技在这一领域深耕多年,经验深厚。截至2024年底,惠每科技的CDSS产品已在国内落地超过1000家医院。
2022年底,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取得重大技术突破。惠每科技敏锐察觉到:大模型对复杂长文本的理解与推理能力,可以有效补充传统CDSS依赖专家模型和深度学习的技术局限;如能将CDSS中依赖深度推理部分的功能迁至大模型,通过大模型与深度学习的“双引擎驱动”,就能实现CDSS的能力跃迁。
为此,在医疗大模型研发过程中,惠每科技持续跟踪行业最新进展,对于基座大模型优中选优,再通过大模型蒸馏、基于医疗场景数据强化学习等方式,将基座大模型训练为可显著解决临床决策支持领域业务痛点的场景大模型,也可根据用户的需要直接使用通用大模型,如DeepSeek、Qwen系列多个版本。
惠每科技打造的是“场景模型”,如能与硬件厂商深度合作,直接调用底层接口与计算架构,深度利用硬件功能,就可以实现更高的计算效率和推理能力,从而大幅提升模型性能。这对于算力资源投入普遍不足的医疗机构而言,是关系到“大模型能不能用起来”的关键问题。
纵观整体市场格局,一方面,华为昇思的全场景AI框架提供了算法开发和模型训练平台,昇腾通过在计算单元的异构设计、内存架构优化、任务调度以及与软件栈的深度集成等方面的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算力,显著提升模型的推理速度和稳定性。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用户在引入AI应用时,也在同步考虑ICT基础设施的配套协同。“很多医疗机构提出,希望我们与华为携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这种由客户直接驱动的合作模式,使得我们双方的联系更加紧密。”蒋宋怡说。
惠每科技首席医疗官、解决方案中心负责人蒋宋怡
2024年初,“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的惠每科技与华为开始探讨:如何基于昇思框架与昇腾AI基础软硬件平台,深度整合软件框架和底层技术,在CDSS应用中实现硬件、软件与算法的协同优化,并在相关业务场景中取得新的功能突破。
2024年10月,惠每科技正式发布基于昇腾的“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软硬一体化设计思路,内置医疗场景大模型,能最大限度发挥昇腾推理机性能,特别适用于医疗复杂业务场景下对推理能力和实时性的极高要求。
2 大模型赋能临床决策与病历质控
此次惠每科技与华为联合发布“华为&惠每科技AI辅助诊疗及质控解决方案”,是双方基于“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持续推动医疗AI与业务场景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
在AI辅助诊疗方面,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的主要功能包括:门急诊实时智能鉴别诊断;基于全周期患者信息的医嘱合理性分析;基于患者个性化病情及指南、高质量研究的治疗方案推荐;医疗风险的智能识别;基于知识库的循证医学知识问答;病历文书辅助书写(循证生成)等。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动态集成医院核心业务系统数据,生成患者数据集。医护人员在使用时,无需手工输入信息或发送指令,或只需一键点击,大模型就能自动根据患者病情信息给出合理建议,极大提高各项辅助诊疗功能的使用便利性。
此外,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还内置Agent(智能体)配置平台,该平台允许医院根据场景需要,自行构建、管理个性化的大模型应用,如“病情分析”“检验检查结果解读”“手术风险评估”等,帮助每位医护人员都能拥有自己的“智能助手”,为每个岗位的个性化需求赋能。对于复杂模型,惠每科技可为医疗机构提供个性化开发服务。
从业务出发,惠每科技认为临床智能体(Clinical AI Agent)的核心能力包括AI计算、事中提醒、统计报表和医生使用数据闭环四个方面,其中“医生使用数据闭环”包含两层含义:利用医生的决策行为数据和备注信息,对现有模型进行优化,以及将智能体的计算结果和相关临床数据提供给科研平台。目前,惠每科技已开发出三大类临床智能体,分别为风险预警类、诊疗过程质控类、病历内涵质控类。
在AI病历内涵质控方面,传统质控方式依赖人工抽查,效率低且覆盖面有限。重大检查记录符合率、医疗行为记录符合率等质控指标的专业性强、涉及诊疗环节多、数据交互复杂,一直是病历质控难点所在。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基于人工反馈的强化学习(RLHF)、增强生成(RAG)、医学知识图谱等多种技术与资源,大大减少了普通大模型的“幻觉”问题,可实现医疗场景下的专家级质控,并解答临床医生提出的质控或医学问题。
从山东某三甲医院使用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进行病历内涵质控的实践经验来看:在未增加人力资源的情况下,该医院将病历质控覆盖率提升到100%,内涵质控点的触发准确率平均在95%左右;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工复核,人工质控覆盖率稳定在60%左右,这与国内大型三甲医院平均3%-5%的人工抽样质控率相比,有显著提升。
此外,在罕见病筛查和助力基层方面,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也已展现出重要价值。近期,惠每科技帮助江苏某医院筛查出医院历史上首例戈谢病患者,在3个月时间内为上海某医院筛查出7例法布雷病患者(该院历史上仅诊断过3例),充分显示了医疗AI在误诊漏诊提示和罕见病筛查“兜底”方面的重要价值。2025年,惠每科技推出的基层CDSS最新版本,内置了部分重大疾病的智能筛查模型,可协助基层医生做好心脑血管疾病、肺癌、结直肠癌等疾病的早期筛查,当好“健康守门人”。
3 同心同行,协同作战
惠每科技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是医疗AI“算力-算法-应用”的全面协同。蒋宋怡认为,这种模式特别有助于医疗场景大模型的落地应用。
首先,医疗需求复杂多样,场景模型无法“一成不变”,落地时必然需要微调。例如,每家医院的病历内涵质控政策与要求都不尽相同,惠每科技需要根据医院个性化需求对模型进行优化与微调,而昇腾提供的“行业强化微调解决方案”,在支撑模型训练、快速提升模型效果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
其次,支持不同模型之间的平滑切换。大模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模型的迭代和升级成为必然。惠每医疗大模型Copilot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设计,后端可根据基座大模型的最新进展及具体任务的不同需要,随时切换至最适用的大模型方案。软硬一体的全面协同模式,使得模型切换便捷丝滑,不影响医疗机构日常业务开展。
同心同行,同路同赢。华为不仅帮助伙伴在技术和解决方案层面进行集成和融合,还在联合营销支持、市场推广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蒋宋怡表示,惠每科技与华为的合作将持续深化,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在性能提升方面,惠每科技将与华为团队携手,进一步提升模型推理效率,降低算力需求与硬件成本,让更多医疗机构通过高性价比的CDSS解决方案,享受AI时代的技术红利,帮助医生提升诊疗质量与效率,保证患者诊疗安全。
在场景挖掘方面,双方将基于医疗机构的具体需求,深入挖掘临床业务与运营管理中的痛点,探索更多的落地应用场景,确保AI技术能真正解决医疗行业的实际问题。
在市场拓展方面,双方将协同作战,共享渠道和商机。惠每科技还将依托华为的全球性体系,在国际项目上展开合作,推动中国医疗AI技术与应用走向世界。
携手伙伴,行稳致远。惠每科技与华为的合作,也是当前医疗AI产业生态协同发展的一个缩影。只有各方以专注行业的默契与专业态度紧密协同,才能将复杂的大模型技术转化为可信赖的临床决策支持,在医疗行业切实发挥作用。
“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 选择华为,让您的企业轻松数智化。
本文转载自:HIT专家网官微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