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按下"加速键"的在线教育,让"家校共育"成为备受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后,在线教育平台成为连接学生与学校的主要渠道,老师变成"讲课主播"、家长承担起"伴读"职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界限逐渐融合。
这种突如其来的改变,既是对师生、家长信息化素养的一次考验,同时也让全体教育人开始思考"校长、老师以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做,才能走好通往未来的家校共育之路?"
在线教育爆发与信息化普及 激发家校共育变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与配合。2019年5月,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九部门颁发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修订)》,提出了"家庭、学校、社会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共同体"的理念,表明家长、学校、社会在教育儿童方面,关系是平等的、利害是相连的、责任是共担的。
然而,具体到实施过程中,家校共育却面临着很多的难点,如家校之间缺乏深入的合作交流,双方往往只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联系和沟通,而且一般为学校对家长的单项传递,家长被动接受,缺乏实际的反馈,降低共育效果。
随着在线教育从"选修课"变成"必修课","居家学习"成为学生们上半年的学习常态。相较于学校教育,网络授课进度相对较慢,居家学习也很难像在校那么紧张有序,因此,家长成为配合学校工作开展、保障网络授课有效进行的重要纽带。学校和家长对于家校共育的意识和理解也随之深入。
家长应如何引领孩子适应新的学习形式,怎样配合学校保障在线教学效果,成为学校和家长共同面临的一道难题,亟待解决。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家校沟通变得更加智慧、便捷、顺畅,也为构建更为和谐、良性互动的家校教育场提供了可能。
企业微信教育行业总监何奇清表示,疫情期间,企业微信联手腾讯智慧校园打造了一整套数字化解决方案,成为学校和家长沟通的重要平台,老师们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无论是发布课程链接,还是提交作业、完成健康打卡等,均通过微信完成;借助企业微信和微信的连接能力,家长们可以随时随地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
图:企业微信教育行业总监何奇清
如何更好地实现家校共育:从三角形到同心圆 由单一走向多元
在企业微信、腾讯教育、校长会携手举办的教育信息化主题研讨会上,浙江省锦绣江山外国语学校名誉校长、浙江省衢州二中原校长徐建平用生动的案例,分享了家校共育经验。
徐建平表示,"家校共育的目的,就是让家校之间的关系,从三角形到同心圆。"原来学生、家长、老师处于三角形的位置,三个点要变成同心圆的位置,围绕的中心是成长,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成长,构建和谐绿色的沟通氛围。因此,在家校沟通的过程当中,学校不能在原来的思维层面上考虑问题,不能等到发现问题才想到跟家长沟通;要寻找学生的亮点、主动沟通;不要只是约谈或者电话告知的形式来沟通,要去寻找更有效的沟通方法。
科技为家校沟通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以腾讯智慧校园为例,依托企业微信的强大连接能力,老师们利用学校通知、班级作业、课外打卡等功能,可以让家长更加准确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家长也可以更随时随地在微信群中提出反馈与建议,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共同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校长芮火才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家长整体素质的提高,未来的家校合作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合作价值由单一走向多元;合作的方式由统一走向个性;合作策略的改进,一方面学校由主宰者转变为促进者,另一方面学校由指导员改变为对话者;在形式上,要实施"目中有人"的灵活多样的合作。
具体而言,在传统的家校合作中,学校往往扮演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角色,帮助家长、学生解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未来的家校共育模式,应该是平等互助,当学校教育、教师发展当中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向家长和学生请教。"芮火才分享道。
家校信息化素养双提升 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
事实上,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迭代,不仅改变了学校形态,也在影响着师生、家长信息化素养的提升,以及家校合作模式的转变。
上海市电化教育馆馆长张治教授提出,未来学校将不再是一个传统的校园,而是泛在的、智慧的、虚拟的学习场。在这个学习场中,基于大数据分析,每一个学生都有数字画像,包括学习数据、生活数据、生物数据、未知信息、社交数据、作业等,均将汇集到学生成长数据中心。
"数字画像会提供给老师,做教学沟通、家校协同、个别化教育指导、个性化作业推送;同时也会提供给家长,帮助家长全范围参与、了解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张治教授表示,每一个家庭都会形成一个独特的教育场,数字画像将成为家校协同育人教育场的起点。
除了聚焦学生本身,"真正的大数据挖掘,是对教材内容的挖掘。"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信息化首席专家张际平补充道,在未来课堂,应该积极利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未来课堂建设,仅仅是教育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据上海市徐汇中学校长曾宪一透露,依托5G、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徐汇中学正在探索线上线下结合,基于5G+MR混合现实的自适应全息学堂。
曾宪一强调,打造自适应全息学堂中,首先要构建线上线下大数据智慧赋能的学习模式。目前,徐汇中学已与腾讯教育等对接,初中部全部使用腾讯课堂在线上课。利用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前端科技与产品能力,推动5G+MR建设进程,为广大师生打造智能化、便捷化、数字化的学习体验。
信息化与教学场景前所未有的深度融合,不仅加速了老师、学生、家长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同时也倒逼教育产品不断迭代与优化。可以预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家校共育必将迎来新的阶段。
相关阅读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