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从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到两院院士,在中国的顶尖级人才中,江浙籍人士均占有最高的比例。江浙地区从经济中心过渡到文化中心用了数百年,这样的文化高峰一旦形成,其延续周期也很长,能释放百年的热量
本刊记者/王家敏
2011年初,87岁的内科血液专家王振义老先生,因其在白血病治疗研究中的创新性地提出“诱导分化疗法”,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里接过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证书。
这项设立于2000年的奖项,每年度不超过两位获奖者。过去十余年,吴文俊、谷超豪等18人摘此桂冠。逐一了解这些获奖者,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按照籍贯统计,18位获奖者中,来自江浙沪地区的人数最多;其中江苏3人、上海2人、浙江2人,三地相加占总数的约四成。今年获奖者王振义院士,就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华东师范大学人才学教授叶忠海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及民风的不同,各地往往呈现出不同的人才景观。“籍贯或出生地是他们年少时的成长环境,随后的求学经历也与此相关。”
科学界的“江浙现象”
在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中,年纪最大的91岁,获奖时的平均年龄为81岁,少时求学也大约在八十年前。他们大都历经这一代杰出人才成长的路径:曾就读于新式学堂,进国内最好的高等学府,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其中江浙学人的成长经历,更是一个时代文化教育状况的缩影。
20世纪之初,江浙地区较内地更早进入现代文明,西方现代技术与当地工农业融合。当地人的求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也因而发生改变,相应的技术学校兴起,新式学校普遍讲授算数理化。作为西学传播的中心,上海形成中国最初的都市,东往上海念大学也成为一时的风潮。例如,今年获奖的王振义是江苏兴化人,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2008年度获奖者徐光宪出生于浙江绍兴,24岁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2000年首届获奖者吴文俊在上海出生,21岁时就从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毕业。
如果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人数尚少,不足以说明江浙地区人才辈出的话,那么,两院院士的籍贯分布则更具统计学意义。《2009中国两院院士调查报告》显示:在1955年至2009年间当选的中科院与工程院院士中,以院士出生地计算,江苏323人居第一位,上海234人居第二,浙江居第三,有223人。这三地总共占两院院士总人数的四成以上,达41.19%。实际上,早在1948年,考古学家夏鼐就发表《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分析》指出,以出生地来计算,第一届院士以江苏和浙江两省的最多,均为17人,二者共占全体院士的4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高级人才中江浙籍人士均独占鳌头,乃至于直到如今,在人们的印象中,带有吴侬软语“腔调”的普通话还是科学、人文大家的另一种“标识”。
江浙地区学风浓厚,自南宋以来就是有名的“才子之乡”。据统计,明清时期该地区共产生了202名状元。浙江学者沈登苗认为,“江浙从经济中心过渡到文化中心用了数百年,这样的文化高峰一旦形成,其延续周期也很长,仍能释放百年的热量。”
江浙地区上百年的人才延续和聚集,成为近现代中国的一道令人称奇的人文景观。其中江苏无锡的鸿声乡更有“院士之乡”的盛誉。当地的钱氏家族自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国学大师钱穆以来,涌现了钱伟长、钱令希、钱临照、钱易、钱俊瑞等杰出的科学人文大家。
人才与地域
清华大学2007级电子工程系学生朱峰还记得,他的高中母校苏州中学的实验楼就是的钱伟长题的字。低他三级的师弟、2010级软件学院吴晓阳也自豪地说:“母校图书馆的两面墙上,挂的全是出自苏州中学的科学家肖像。”
和他们一样,当年19岁的钱伟长,正是从这里考入清华,北上求学。
钱伟长以外,苏州中学还先后走出了激光与非线性光学家姚建铨、工程力学家钱令希、物理化学家吴浩青、中国现代光学奠基人龚祖同、计算科学奠基人冯康、高分子科学家钱人元等大师级的人物。
而江浙地区出生的院士,更不胜枚举。人才与地域之间,真是那么密不可分?
“人才地理”关系研究始于1923年,地理学家丁文江发表了《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一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忠海说,“这个‘地’不仅仅指自然地理,还有经济形态,民风习俗,甚至是家族传统。无论是书香门第的没落,还是商帮望族的发家,都有‘地’的影响。”他将人地关系分为小环境和大环境,“小”即是家庭与社交环境,“大”则为地区和国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