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3日上午10时许,由央视直播的“嫦娥四号”登月壮举,引来了无数国人的关注。
此时此刻,赣江新区临空组团凯迅光电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当月球车缓缓展开两侧的太阳能电池板时,员工们不约而同地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他们激动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看!那是我们生产的电池!”……
此时此刻,在赣江新区管委会的六楼会议室,管委会的班子成员们也在关注“嫦娥四号”。管委会副主任熊一江高兴地说:“前不久,港珠澳大桥通车典礼上,赣江新区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率先驶过了桥面!这次‘嫦娥四号’登月,又装备了赣江新区生产的电池。一个产品上了桥、一个产品登了月,这是我们科技实力、‘智造’实力的体现,擦亮了‘赣江智造’的金字招牌!”
巧结缘:源于高效诚信的亲商安商
“我们确实是因为被感动而留在江西的。”谈起凯迅光电落户江西的缘由,公司总经理、赣江新区唯一获得2018年省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科技专家张银桥,非常感慨。
2015年4月,以张银桥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先后在浙江、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考察、选址,当时江西并没有被列为选址计划中。同年6月初,考察团路过南昌,抱着“去看看”的心态来到临空组团。初次接触,感觉临空组团的领导和基层干部为人很实在,他们相信凯迅的科技实力、相信团队干事业的科技情怀,不设任何投资门槛,不指定注册金额和注资时间,这种信任让考察团很感动。于是,就提出“要50亩地试试”。但临空组团却主动提出给了130亩,并希望公司能继续增加二期、三期的投资,将产业做大做强。
回到厦门后,双方陆续进行电话沟通。期间,凯迅光电还提了几十个落户条件等问题,临空组团对能做到的,当天就会给回复;对不能做到的,当天也会作出解释。正因为对客商的每个问题都能有回复,这样的办事高效率让凯迅光电感到很踏实。
一个月后,考察团再次回访,对临空组团将光电信息产业列为一号主导产业的定位,感到很欣慰。因为这能让光电信息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间实现合作共赢,特别是临空“轻资产运作”的招商模式,得到大家一致认可。于是,考察团当天就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2016年1月,公司开始建设厂房,创造了“从破土动工到投产仅用十个月”的“凯迅速度”。
“同样的企业,从破土动工到投产,在其他地方一般要两年的时间,在临空组团则提前一年多。按照公司当年一亿多元的产值来折算,这就等于为企业节省了几千万元的成本开支,还为企业抢抓了一年多时间的商机,是实实在在的亲商、安商之举。”凯迅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潘彬如是点评“凯迅速度”。
同样,临空组团正是得益于引进了这家优质企业,还填补了江西省在全色LED 芯片产品和高效太阳电池领域的两项产品空白,提升了赣江新区乃至江西省在国际空间电源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真正地实现了“双赢”。
结硕果:产品入选“嫦娥四号”
航天探月工程界有个“等黄金成本”的规则:那就是发射器重量每增加一公斤,发射成本就要增加相当于一公斤黄金价值的开支,这也就意味着重量越轻,成本越低,由此对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据了解,“嫦娥四号”电池组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关院所承接制造。该电池的外延片最初供应商并不是凯迅。在“嫦娥四号”试飞前一个月,原先入选的电池出现不稳定的状况。于是,相关所领导就问凯迅:能不能在一个月内试制出一款性能更稳定的新型电池?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凭借19年的研发经验,公司当即接下了这个“活”,迅速调集精兵强将,加班加点地做方案、夜以继日地搞研发,终于如期将新产品交付,并通过权威部门的测试后,得以装备到“嫦娥四号”。2018年12月10日,“嫦娥四号”成功发射两天后,相关所发来贺信,对凯迅公司在空间物理电源领域取得的卓越成绩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公司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可以说,凯迅公司的产品能入选“嫦娥四号”,不仅仅是临空组团的荣誉,也是赣江新区“智造水平”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整个“江西智造”的骄傲!
深解码:重视科技创新和科研团队建设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的产品之所以能被‘嫦娥四号’选中,秘诀就在于我们每年舍得从主营业务收入中拿出10%以上的经费搞研发……”潘彬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