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何以放弃了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作者:[美]安东尼·T.克龙曼,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简介| “人为什么而活”——这是人生中*重大的问题。然而,在现代学术研究理想的影响下,今天的大学从教室里摒除了这一重大问题。在这本雄辩、流畅而又深思熟虑的著作中,安东尼?克龙曼通过考察人文学科的衰微、学术研究理想的转变、大学的转型等重大主题,探讨了大学放弃追寻人生意义的深层原因。作者主张,大学不仅传播知识,也是探讨生命意义的场所。他呼吁复兴大学中失去的人文学科传统,通过精细而批判性地阅读文学和哲学经典著作来追寻人生的意义。本书是探讨大学使命的扛鼎之作,在西方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教育的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作者:约瑟夫·E.奥恩,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12月?
简介| 本书作者约瑟夫.E.恩提出了教育下一代大学生的方法: 发明、创造、发现—填补社会需求,这些需求甚至连*高端的人工智能体都无法做到。奥恩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学生需要数据素养来管理大数据流,需要科技素养来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而作为人类,他们也需要人文素养(人性、沟通和设计)以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中与智能机器协同合作。同时,他认为,经济增长是必然的,而经济增长与培养生产力挂钩。为更好地培养生产力,大学应多和企业合作,让企业参与大学活动,参与调整大学课程内容的制定和设计,同时把大学当成企业一样运营。
反思教育:
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
作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 译,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3月
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在教育领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一系列重要著作成为指导各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纲领。其中《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这两部里程碑式的报告,树立起“终身学习”和“学习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等影响深远的教育理念。
2017年出版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秉承前两份报告的精神,对教育再次做出高瞻远瞩的思考。时代在变,教育也必须变革。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反思教育》重申人文主义教育观,提出“教育作为全球共同利益”的愿景,为我们进一步思考、讨论和行动提供了指南。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
作者:叶澜,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7月
简介| 《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对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反思”与“综合”。从历史和理论两个维度反思了我国教育研究中有关方法论的认识与实际状态;同时将思维延伸到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相关的领域,左右上下驰骋,尤其关注当代哲学与科学的发展,从中汲取时代精神,为我国教育学的发展发现问题与寻找生长点。历时十余年,《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仍为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经典之作。
芬兰教育现场
作者:蒂莫西·D·沃克,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年09月
简介| 芬兰因为在21世纪首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的出色表现震惊了全世界!这个PISA测评的目的是评估15岁的年轻学子在数学、科学和阅读领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时至今日,这个北欧小国的教育成就依然让世人瞩目。以“较少的在校时间,很少的家庭作业以及几乎没有标准化考试”著称的芬兰教育如何能够令他们的学生在PISA测评中取得足以与压力重重下的亚洲学子抗衡的PISA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