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是当前中国最为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之一。3月28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公民计划联合主办的“2016年‘流动儿童蓝皮书’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与会专家总结了2016年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中国流动儿童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并正式发布了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和新公民计划编著的《中国流动儿童教育发展报告(2016)》。
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门槛
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10月1日,全国流动人口总量已达2.47亿,全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处于“流动”之中,作为流动人口子女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总数约为1亿。截至2014年年底,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为79.5%,仍有超过200万的流动儿童未能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只能在民办学校或者条件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5》,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纳跨省流动人口的数量、人口聚集态势进一步增加。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减弱,常住化和家庭化趋势日益显著,这一群体正在成为流入地城市稳定的就业者和居住者。
而流动人口的居留稳定性增强,融入城市的愿望强烈,他们在现居住地平均居住时间达5年以上的占37%。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居住地出生的流动儿童比例不断上升,从2010年的35%上升到2013年的58%。他们虽然被称为“流动儿童”,却从未在老家生活过,生存状态与父辈完全不同。
从政策发展看,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要求“将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各级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合理规划学校布局,科学核定教师编制,足额拨付教育经费,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义务教育。”这显示国家提出了新的政策目标,解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从“两为主”转向“两纳入”,既将常住人口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教育纳入财政保障范围。
从地方实践来看,2008年之后,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出现整体改善和局部创新的局面,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多数省会城市流动人口以本省人口为主,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相对较容易,从发展简易学校,过渡到扩大公办学校能力、纳入政府管理和规划,政府提供资助,继而达到以公办学校为主;珠三角城市主要靠发展民办教育来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随迁子女入学的政策主线是实行积分入学政策;上海自2013年起实行积分制入学、入户的政策,流动儿童的入学门槛大大提高;在北京,近年流动儿童就读公办学校的比例逐渐提高,打工子弟学校逐渐减少,但2014年后对外地户籍常住人口子女的入学政策骤然收紧,入学门槛也大幅提高。各地虽开始实行积分入学、积分入户的居住证制度,但从实践情况看,现行积分制入学管理的可供学位数远远不能满足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
另外,流动儿童教育仍存在一些整体性和深层次的政策问题,亟待用改革性和创造性的思路加以解决。
流动儿童蓝皮书建议:需要突破计划控制的思维定式,通过科学地预测人口,调整城市规划,增加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顺应人口流动和快速城市化的大趋势;扩大城市教育公共服务的供给,简化和降低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保障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加大省级统筹,建立以流入地省级政府为主的义务教育财政供给体制;发展普惠性民办学校,改善和规范农民工子女学校;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重视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完善积分入户制度,撤除将居住证与连续社保挂钩,实质性地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
随迁子女学前教育品质难以得到提升
报告提出,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随迁子女学前教育的管理规范,也未将其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前教育机会难以得到保障,学前教育品质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据2015年在上海、广州及重庆三地展开的调查显示,学前教育低品质及家庭教育缺失是都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前教育两大主要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