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朱永新新教育的五大观点和六大行动

2018-12-20 08:53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作者简介朱永新,男,1958年8月生,人,1988年4月参加民进,1976年5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委员副会长,中国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等兼职教授。发起人。

在人类的教育史上,在教育需要大的变革的时代,总会诞生适应这个时代的新的教育。那么,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它自己的新教育,每个新教育也有它自己的特点。新教育的观点认为,目前整个教育太强调了生本主义,太强调以学生为本,而忽视了以教师为本,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是一种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角色。如果是这样的教育的话,它是以牺牲教师为代价来发展学生,那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教师如果不能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快乐,教师同时不能照亮自己,教师如果同时不能发展自己,这样的教育是不可能的。“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不仅仅是为了老师,同时它还为父母,为整个社会。所有的人应该在教育中得到教育的恩泽,同时为了人的一切。教育实际上是一个理想的事业,教育是为了让人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做的;教育是让每一个人能不断地超越自我,战胜自我而做的。

新教育实验”的几个基本观点

第一个观点:无限地相信学生和老师的潜力。相信还不够,要无限的相信。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巨大的潜能,这个潜能是我们所无法预料,无法相信的。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被我们老师,被我们家长,甚至是医生,判为“死刑”的孩子(根本没法教了)。在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或非常好的母亲,或非常好的学校中,他能够成长起来,成功了。有很多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说明什么?说明人的潜力是相当大的,你只有相信这种潜力,你才能真正地去激活它、去调动它。

第二个观点: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窦桂梅老师讲“人为生命而奠基”,的确是这样。教育不是教给学生一时有用的东西。是为了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整个高中三年就是为了高考的这一天,整个初中就是为了中考的这一天,这使得整个教育的功利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人们内心根本很少为孩子的一生去考虑。因此,我们提出:教孩子六年,心里一定要想着他六十年。我们不能错把始点当终点,高考恰恰只是人生的一个起点。教育要真正为孩子一生打好底蕴,这样的孩子才能有发展的后劲,才能有发展的潜力。

第三个观点:重视精神状态,创造成功体验。们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有一个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米卢在中国足球队的帽子上就写着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米卢的快乐之球,让中国快乐了一阵子,没有继续快乐下去,为什 么 ?因为他们只知道了快乐,没有知道真正的“态度决定一切 ”。人和魂差什么?差口气,人死的时候就是看看有没有气了。那么活人之间差什么?差一点精神。这个人有精神,那个人没有精神,这个人朝气蓬勃的,那个人萎靡不振,这个人一天到晚使不完的劲,那个人一天到晚疲疲沓沓。所以积极的精神状态会使人判若两人。

第四个观点:强调个性的发展,注重特色的教育。特色就是卓越。”一个学校也好,一个校长也好,一个老师也好,甚至一个学生也好,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世界上最好的学校是最有特色的学校。所以现在我们最反对评什么现代化学校、星级学校,都是瞎折腾。真正好的学校是在老百姓的心里,根本不用评。真正需要鉴定的是教育诊断。我们的学校到底在哪些方面还有问题,通过评价以后,能使学校更上一个新台阶。那么,特色的张扬,在整个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现在恰恰是要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评价,去把本来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人,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标准件。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人成为他自己,不要成为别人。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真正地成为他自己。

第五个观点:让师生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教育的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功能,是让人、让社会走向崇高,远离庸俗。但是目前,我们的教育恰恰是自己在远离崇高。不让孩子或者说很少让孩子和人类的崇高精神去对话,孩子很少从过去伟大的人物、伟大的经典那里去获得营养。得到的是支离破碎的知识,没有得到精神,得到的是应试本领,整个教育在远离崇高。

因此,根据上述观点,我们整个的新教育应当开始六大行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