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教授史建波(Jianbo Shi)宣布加盟自动驾驶公司驭势科技,担任首席科学家,负责驭势人工智能研究院。在全自动驾驶寒冬论的阴影下,驭势为何还能吸引到大师级人物加盟?新智元不久前到驭势北京的办公区体验了一回驭势自动驾驶系列,并对驭势CEO吴甘沙进行了专访。
驭势科技挖来李飞飞的“师叔”。
今天,世界顶级的人工智能专家、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教授史建波(Jianbo Shi)加盟自动驾驶公司驭势科技,任驭势科技首席科学家并负责驭势即将落地的人工智能研究院组建工作。
史建波
史建波教授领衔的GRASP实验室是世界领先的机器人研究机构,同时,史教授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世界排名第一的商学院)在中国的负责人之一。
史建波师承Jitendra Malik教授。Jitendra是计算机视觉大神,弟子满天下,其中业界知名的Pietro Perona教授就是Jitendra的博士生,Pietro Perona早于史建波,是史建波的师兄。
值得注意的是,Pietro Perona的知名弟子之一就是华人AI的顶级人物李飞飞,因此史建波可以算是李飞飞的“师叔”。
加盟驭势,史建波统领驭势人工智能研究院
史建波教授是美籍华人,1994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并获得计算机与数学的学士学位,1998年获UCBerkeley计算机博士学位。在CMU机器人实验室工作4年后,史建波于2003年1月加入宾夕法尼亚大学计算机系并出任助理教授、教授。
从1994年开始,史建波教授研究计算机视觉,至今已有24年的时间,培育了大量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人才,包括Berkeley、CMU的多位教授均出自史教授门下。
史建波教授提出的Normalized cuts算法,成功地将图论方法应用于聚类与图像分割,并使其成为后期主流的研究方法,为机器学习以及计算机视觉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
驭势科技成立于2016年2月,由前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吴甘沙领衔创立。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驭势科技已经形成了可规模化部署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同时布局出行和物流两大领域,并接连与多家汽车品牌、国际机场等头部客户展开商业化合作。
加盟驭势科技后,史建波将统领建设驭势人工智能研究院,“研发具备千亿公里验证,百万年驾龄的驾驶AI”。研究院主要有三个研究目的:
一是建设业界顶尖的AI和大数据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业界最领先的算力中心。
二是大力推进计算机视觉和复杂决策在高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的产品化,希望提升算法的可靠性和普适性,做到“数九”:把准确度做到小数点之后N位。
三是适应未来需求的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比如从仿真到真实的迁移学习(驭势的仿真环境里跑的东西,能够快速的能够迁移到现实环境当中),以及影子模式下的模仿学习和模拟决策等。
目前,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在筹备中,将在近期宣布成立。
自动驾驶路线之争:“造火箭”靠VC买单,“搭梯子”长不成参天大树
公司创立将近三年,驭势在国内自动驾驶领域显得与同行相比显得有些“另类”:
吴甘沙以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身份创业,有一个高调的开始,而最近1、2年潜心打磨产品,打造组织,一度不接受媒体采访;
公司完成几轮融资,但很少对外公布金额和估值;
不同于专注L4级企业,也不同于专注低速限定场景企业,驭势切入多个场景,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有“自动驾驶界产品经理”的称号。
带着这些问题,最近,新智元在北京专访了驭势科技CEO吴甘沙,试图勾勒驭势的形象。
吴甘沙
吴甘沙告诉新智元,做自动驾驶,很容易陷入两个误区:
一个是硅谷范儿的“火箭派”,其理论依据是“既然无人驾驶是登月,那就造火箭。既然未来的大方向是出行,就一步到位做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运营。”
但是,即使是Waymo的6.2万辆车,获得数据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在20、30个道路干干净净的城市跑,数据也不够丰富和多样化。这意味着,Waymo的L4商业化路径有可扩展性的问题。
另一个误区是过于务实的路径,从垂直细分做起,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可是,在“火箭派“眼里,这是“梯子派”:想登月,先造梯子,务实是务实,但未来的天花板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