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任何一种大学排名都存在着缺陷,但大学排名仍然有它的意义:对家长、学生来说,排名可以用于增加对目标学校的认识;对学校来说,排名可以用于反思自身的办学思路、长短优劣;对政府来说,排名可以增加对投资效益和国际影响的认知。
但遗憾的是,由于大学排名发布者的大肆渲染、媒体的跟风炒作、大学领导的过度关注、一些政府官员的不当推动,大学排名之风在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超出了它所能够承担的功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与风险。
这篇报告正是揭示了大学排名在学术上的局限性和非理性,也解释了大学排名在当前以及未来引发的风险:我们正在把大学排名作为评价学校水平的标杆,将追求提升大学排名名次作为办学的目标,最终忘记了初心,偏离办学的正确方向。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年会的现场,对「大学排名的风险」的观点、观察做了简要的介绍,以下内容基于袁振国演讲的内容整理编辑而成。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大学排行榜的问题,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一句话,它太热了,大学排行榜现在热到超出排行榜本身的功能,热到承担不了相应的责任。因此我们要降一点温,要泼一点冷水,让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理性、清醒、独立的认识。
为什么我们说大学排行榜太热了?第一,你可以搜索一下「大学排行」,在各类网站、媒体上,大学排名都被作为吸引眼球的重要内容;第二,媒体上各种大学排行榜的信息让我们的学校普遍感到焦虑。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大学已经把提升排名作为了学校的任务。
而且大学排名不只是中国在中国很热,它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列举出 50 多个经常发布排行榜的机构。
我们在报告中主要选取了热度最高的四个排行榜 U.S.News、QS、THE、ARWU 进行分析。尽管四个排行榜在出发点和理念上所使用的标准、权重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若干的共同特征,而这些共同特征正是特别值得我们警惕的:
第一,排行榜的导向是不可取的。大学的第一功能是人才培养,是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培养对社会的贡献。但是在这四个排行榜当中,只有 5% 到 20% 的权重在人才培养,80% 以上的权重跟人才培养没有关系;
第二,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是不可比较的。大的和小的、文科的和理科的、综合的和单科的大学,把这些不同性质的学校拿出来一起比,就像比较大人和孩子、男人和女人、年轻人和老人一样;
第三,不同的排行有不同的标准,排行内部的标准是不一致的;
第四,指标和标准是不匹配的。每一个指标要有相应的标准匹配它,但是实际上很多指标和标准之间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第五,就是数据的不可靠。这一点是有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
比如排行榜确立的数据依据,我们认为目前排行榜的搜索到的数据和排行榜确立的标准是没有联系,或者说联系不紧密的。一方面,排行机构收集不到数据,或者学校不愿意提供数据给机构。因此,排行机构只能退而求其次,用联系不太紧密的数据作为替代。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排行机构获得了数据,但是学校、学者提供的数据是不可靠的。我之前和现在都做过科研管理工作,我们经常会通过专家评审的办法对项目、奖项进行评审。一开始在评审设计的时候,想选 100 个人,发出 100 张邀请函,其中 50 张没有回信,20 张被拒绝了,还有 10 张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可以采用的结果。怎么办?只能换人。于是发出第二次邀请,又经过一轮淘汰,等到最后可能还少 20 个人。到这个时候,实际的评审人员已经和最初评审设计时的目标没有什么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