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惩戒”与“暴力”界限专家分析
虐童案件悲剧渊源何在
虎毒不食子,这句话说的是虎,但未必适用于人。
惨烈的案例一次次在敲打我们——未必每个人都可以享有为人父母的权利。
刑事立案侦查,是深圳虐童案件的最新进展。
多次掌掴、摔打、脚踢、扯头发,甚至用扫帚、塑料椅殴打。同时,还有一名疑似女童父亲的男子,也对女童掌掴、用扫帚抽打。
而彼时的亲生女儿或是在写作业,或是在吃饭。
2018年12月26日下午,江苏省惠山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一起生母虐童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一年的亲生母亲,用缝衣针戳嘴、铁衣架殴打、喂粪便相威胁、扇耳光等方式“管教”女儿,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曾经有人这样高呼,父母双亡,孩子自然国家抚养。可是,一旦监护人“丧心病狂”或“似人非人”,我们该怎么办?由谁提请剥夺其督导权?由谁提请剥夺其监护权?由谁甄别拍板:父母不良,道义出场?
是时候冷静思考悲剧的渊源了。
受害者或许无法真正远离的阴影
类似的家暴虐童案件,近年来不时有曝光。2018年3月,广西一女孩被父亲将双脚捆绑在摩托车尾部,头部朝下倒挂拖行,施暴者被法院以虐待罪判刑;7月,海南省万宁市一名女童疑遭父亲殴打致死,施暴者已经被警方抓获……
在深圳虐童案中,最令人愤慨的,或许是在镜头下,小女孩不管如何挨打,仍能默默爬起来写作业、吃饭,她的淡定与她所承受的暴力呈现鲜明对比,也成为一种无声的控诉,令人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其内心的灰暗与无助。此情此景,任谁看了都痛心。
看过新闻后,不少网友说“心疼小女孩”“应严惩其父母”。
根据最新的消息,小女孩被带离父母身旁,等待其父母的是法律的严惩。然而,口诛笔伐之余,我们更应思考,在虐童事件面前,惩罚其父母就够了吗?惩罚得越厉害,小女孩是不是就越幸福了呢?其实不然,更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类似事件重演,如何安置好小女孩的未来。
说起虐童案件,永远无法绕开的是发生在2016年的“砀山虐童案”。
被电线抽打身体、开水烫手、在伤口上撒盐,就是这个被撤销监护资格的女人联合男友的“作品”。之所以这样称呼,因为她已不配“母亲”二字。
但有一点,当我们在义愤填膺,用悠悠之口愤责这个女人的时候,必须审慎的——刘瑶也常常受到男朋友的暴力。23岁的时候,她生下小武时,已经注定成为一个单身母亲。她的家境不好,在KTV靠陪唱来糊口。陪唱1小时,85元的报酬。除了陪唱,她要陪客人喝酒。晚上七八点上班,凌晨下班。
这位单身妈妈已经沦为社会的边缘人。
知乎上有个问题:“那些穷过三代,整个家族陷入贫穷死循环,根本原因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是:“家庭暴力。”
为什么说贫穷死循环的根本原因是家庭暴力?
此前,曾有一个公益短片《语言暴力会成为凶器》。
导演在监狱里采访了6名年轻罪犯,一个是持枪杀人,两个是持刀杀人,导演让他们聊聊自己的家人,无一例外,父母对他们不是打就是骂。
6名年轻罪犯父母说的最多的这些字,你可能也在说。比如,他们的父母都在说:“猪脑子”“废物”“你怎么不去死”“是人就比你强”。
这些字,从父母嘴里说出来,像刀子一样扎进这些孩子心里,淌血,但没人看见。
恶,在这些心灵里慢慢滋生。语言暴力尚且如此,拳打脚踢往死里揍的家庭暴力就更不用说了。
作为将孩子带到世界上的人,这些父母未能给他们的天使构筑第一道安全屏障。
每当虐童案件发生后,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出现——当这样的屏障被人为破坏,社会正义的手可以伸向家庭吗?
当家庭监护出现问题时,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如何及时有效介入,已成为当前我国未成年人保护领域亟需研究的重点内容。
这些行为既是对人伦的挑战,也是对立法的考验。
在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所长戴正清看来,是否剥夺施暴父母的抚养权,应该综合评估其影响,才能作出决定。“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感、情感依恋是最重要的。把孩子交由公共机构等照顾,需要确认这样做比父母抚养更能促进孩子成长、更有利于保护儿童权益。公共机构、社会组织等需要提供持久的、有安全感的保障,否则,对孩子有可能是另一种心理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