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考院校城市的选择
1. 目标院校所在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地位。
针对这三个要素大家都比较倾向于北上广、浙江、江苏等地区,也就是这些地区所辐射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以及省会城市的重点大学。
一般而言,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加看重学校所在城市的地理位置。因为很多研究生毕业都想留在当地工作,所以一些地方好的学校更加受到大家欢迎。
2. 毕业后是否留在所在城市或者周边城市也很重要。
对于我们大多数同学而言,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学术,而是提升自己的平台,找一份好工作。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定要回自己的家乡就业。另一种是倾向于去所在读研的城市就业。
目标院校细节须知
(1) 学校级别
学校是否是985,211、省重点一本、还是普通二本。虽然现在我们国家开始慢慢不用985、211,以「双一流」的政策取而代之,但是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原985,211的影响还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学校的级别就是俗话讲的「学校的牌子」,「学校的牌子」足够响亮当然对于我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2) 学科实力
以历史学为例,有些学校虽然不是985,211,但是学科实力很强。
比如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师范类的历史学老牌名校。如果硕士考那些超级名校太难,可以考虑这些学校做一个跳板,再去读博。
这些学校里也有一些很牛的"博导",他们的推荐在圈子里也是很有分量。
3. 报考专业的研究方向也很重要。
有的学校报不同研究方向,考的却是一张试卷,但是因为报的方向不同,我们的分数可能比别人高,但是别人被录取了,我们却没有被录取,这种比较微小的情况容易忽略。
曾经有一个考厦门大学中国史的一个学妹,她很优秀,初试360+,但是厦门大学的复试名单里并没有她,她抱怨说,世界史和中国史考一张试卷,但是世界史340分的就可以圆梦厦门大学,她考了360+,但是进复试都没有机会。
有的学校虽然是两个专业,但是研究生课程几乎是一样的,只是你跟的导师方向不一样,如果你不读博,其实导师也不是很重要。
4. 初试题目的难易程度。
像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等学校,关键的问题还不是压分,关键的问题是初试的真题太偏向学术性了,像北大历史学的第一道题目,一上来就先让句读、翻译一段很长的古文,这个功力不是一年半载能够练成的。
还有一些论述题考的也是很细分的学术研究热点,这个没有相当的积累也是无从下手的。
5. 目标院校的历年复试线。
不仅以往年的国家线或者一些985学校公布的学校复试线作为报考难易程度的唯一标准。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以34所自主划线的湖南大学为例,16年学校规定的历史学复试线是345,后来岳麓书院公布的复试线是350,但是实际复试完最终录取的最后一名是370+,也就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的最终复试线是370,所以要看最终录取的最后一名的分数。(很重要)
6. 仅仅去看录取最低分数也是不够的,因为还涉及到报考院校改卷的松紧程度。
大家可能经常会听到“旱区”和“水区”这两个概念。
所谓水区是指一些地缘优势相对较弱的地区及学校,比如黑龙江、吉林、甘肃、贵州、云南等地的学校。
这些地区的学校由于地缘优势相对较弱,报考的同学不是很多,所以阅卷老师改卷相对较松,保证这些地区有足够的生源,当然地区内的一些名校,如兰州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等除外。
所谓旱区,是指北上广、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这些地区的改卷相对较严格。
这两年我观察最变态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广州、一个是浙江,这两个地方一方面改卷比较严,一方面又是历史学统考,比较难。上线还好,一旦没有上线,调剂都很难。
一志愿报这两个地方,风险比较大,是要背水一战的。
7. 报录比。
报录比里面有一点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推免生的人数。
学校在公布报录比的时候是特别的有心机,比如某名校,中国史招15个人,报名60人,他公布的报录比可能是5:1,咱们一听感觉还可以。其实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的问题,推免生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