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友小白在朋友的极力推荐下,体验了一把网络广播剧。她本以为会跟小时候听评书一样,能迷迷糊糊睡过去。结果,伴随着低沉磁性人声的登场,逼真的音效与优美的配乐相互交融,搭建出宛若电影画面般的震撼场景,让她听得如痴如醉。小白惊喜地说,“太喜欢了,想不到还有这种操作!”
像小白这样,对广播剧“路转粉”的例子比比皆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可供选择的娱乐方式更多元。不过,对很多人来说,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太奢侈,捧着大部头啃读又太枯燥,而在上班途中、睡前时光,听一集广播剧,既方便,又享受。这种轻松的减压手段,开始备受追捧。
昔日听众追捧
说起广播剧,大家并不陌生。它是一种广播电视艺术形式,早期以广播电台为载体,以语言、音乐、音响为创作元素,将听觉艺术的魅力最大可能地发挥出来。当年曹禺先生曾有这样的评价:“广播剧是魅力女神,像诗、像梦,在声音世界中,使人享受到一切美妙。”
广播剧在中国已有80余年历史,其间几多起伏。上世纪70年代,对广播剧而言,可谓是人气爆棚的鼎盛期。当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的收听率一度紧随《新闻和报纸摘要》之后,位列十大类型节目的第二位。然而,这种“盛世”随着电视进入寻常百姓家而终止: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绝大多数电台的广播剧创作停滞不前,听众也急剧下降。1996年,广播剧迎来“第二个春天”,这一年,广播剧被中宣部列入“五个一工程”,极大鼓舞了广播人的士气,此后广播剧开始爬坡。
变身受众新宠
随着融媒体时代来临,广播剧正由昔日的“魅力女神”,逐渐变身为受众的“新宠”。
2007年到2017年,是中文广播剧蓬勃发展的10年,这期间,互联网上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中文广播剧制作者,聚拢了大量广播剧听众,很多听众实现了从接触广播剧到喜欢广播剧的转化。仅2017年一整年,互联网上发布的广播剧就超过了2000部,为我国的广播剧艺术发展事业开辟了新空间。
广电总局发布的《2017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广播剧类广播节目制作时间23.11万小时,比2016年(17.26万小时)增加5.85万小时,同比增长33.89%;与此同时,广播剧类广播节目播出时间94.82万小时,比2016年(83.20万小时)增加11.62万小时,同比增长13.97%。
推动良性发展
广播剧在如火如荼发展之时,也经历着成长之痛。比如,传统广播剧面临分发渠道狭窄、推广不力等问题。网络广播剧也存在版权意识薄弱、选题过度娱乐、没有资金支持的困局。
面对新媒体挑战,广播剧的发展该如何破局?主动拥抱新媒体是正道。安徽广播电视台广播剧编导吕卉曾介绍,近年来,他们积极与新媒体共舞,通过微数字技术在互联网上进行音图文融合传播,打造长度在10分钟之内的微型广播剧。因其成本低、制作周期短,容易形成规模化生产;每集长度在10分钟以内,符合新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和收听的习惯,便于手机传播。该系列节目引起广泛关注、转发、点赞,成为一次成功的融媒体创新尝试。
安徽广播电视台在广播剧传播方面作出的探索,也值得借鉴。他们除了将广播剧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安徽广播电视台各频率展播外,还在主流网站和音频软件上开设微剧频道并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转发,分享给手机用户。如此组合拳般的融媒体手段,换来的是受众人数几何级数的增长。
广播剧的主题和选材丰富多彩,如何将艺术性与新闻性、思想性、可听性统一起来?2016年夏天,湖北之声“微广播剧”团队推出《2016防汛记忆》系列新闻微剧,用丰富多彩的声音元素展现抗洪故事,得到了广大听众和市场的认可。事实证明,将优质音频内容与弘扬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结合,是广播剧发展的新要求和新趋势。
网络广播剧走红之后,开始成为配合新书出版、网络游戏推广,甚至是电视剧营销的组合手段。与此同时,不少业余“网配”(网络配音)人,也开始向职业配音师转变。有专家指出,通过音像制品、网络音频等创造多渠道盈利模式,或许能成为广播剧线上线下探索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