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人民日报问诊钢铁行业:产能去不少,钢铁产量咋又增了?
生意社05月14日讯
全国生产粗钢2.12亿吨,同比增长5.4%,平均日产粗钢235.72万吨,为历史同期最高值……一季度,在去产能进展顺利的背景下,钢铁行业却迎来了产量增长。对这一现象,究竟应当怎么看?
库存高企、价格走低,产量增长过快对市场带来较大压力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振江直言,粗钢产量增长过快给今年市场带来较大压力。
压力,体现在库存高企上。根据中钢协统计,3月份,22个城市五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为1543万吨,比去年底增加约800万吨,增幅远超以往数年,警示着企业需加快控产量、去库存。
压力,也反映在价格走势上。一季度,钢材价格基本呈现了一路下跌的走势,比去年底降了1000多元/吨,但进入4月有所回升。一季度,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991.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69.32亿元。不过,比起去年三、四季度的市场行情,钢企利润水平出现了明显下降。
有人会问,既然钢铁产能去了不少,为何产量又创新高呢?
一方面,产量增加与统计口径变化有关,不必过分担心。
“以往,非法的‘地条钢’产量并未包括在粗钢产量的统计数据中。去年我国清理‘地条钢’后,其对应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合规钢厂通过增加产量来满足这部分需求,反映在统计数据中,产量就是增加的。”“我的钢铁网”资深分析师徐向春认为,实际上粗钢产量并不像统计表现的那样大幅增长,甚至可能与去年持平。
另一方面,也不可否认,在行业形势向好的大环境下,一些企业仍有扩产能、增产量的冲动。
“去年打击了中频炉,降低了钢产量,但是不少企业又上了电炉,电炉产能在下半年将全面释放,需高度关注。”江苏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说。“随着钢厂经营效益明显好转,一些长期停产的僵尸企业开始复产,甚至还有违规产能也在建设和投产。”徐向春表示,如果对这些现象不及时制止,行业有可能再次面临产能过剩。
展望今年行业形势,杭钢集团总经理张利明说,从总体看,今年钢铁业供大于求的态势并没有改变。“下半年,国内钢铁下游需求增长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房地产调控和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可能影响到国内钢铁产品的消费需求。此外,由于贸易摩擦多发,钢铁出口也将面临一定压力。”徐向春提醒,钢铁企业对总体需求和行业形势不要盲目乐观,应当谨慎行事。
去产能与控产量双管齐下,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严禁新增产能
“2018年,钢铁行业要力保平稳运行,守住供需基本稳定这个底线。”刘振江认为,在产能和产量控制上要双管齐下。
控产量,关键在于行业自律。“不要因为短时钢价好就盲目扩产,‘没有合同不生产,低于成本不销售,不给钱不发货’的老规矩要守住。”刘振江呼吁,大企业尤其要发挥区域市场“稳定器”的作用,积极维护钢材市场秩序,避免恶性竞争。
控产量,也会受到外力影响。今年,有关部门将对“2+26”城市的重点行业开展达标排放执法检查,钢铁行业首当其冲。日前河北公布2018年度全省重点污染企业名录,2183家企业中,跟钢铁相关的企业接近一成。环保压力带来的限产措施,也将使产量增长得到一定控制。
从产能状况看,目前钢铁业已经走出严重过剩的泥淖,逐步恢复了元气。一季度,钢铁业产能综合利用率回归到80%左右的合理区间。与此同时,压力依然存在,今年我国将再退出粗钢产能3000万吨左右。
刘振江认为,打好去产能的攻坚战,必须态度坚决地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严禁新增产能。“未来再新上任何钢铁项目,都要实施产能置换,以严控新增产能实现减量高质量发展。”工信部原材料司巡视员骆铁军表示,目前钢铁产能过剩呈现出部分地区产能过大、产能集中度低、环境能耗难以承受等特点,“下一步,应将钢铁去产能与优化区域布局、产业转型升级等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