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上午,港珠澳大桥正式运行,这项筹备6年、建设9年的伟大工程,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上了新台阶。25日下午,交通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在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港珠澳大桥共有100多家科研单位、1000多名科技人员开展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取得了十多项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是公路建设史上最为复杂的桥岛隧集群工程。
吴春耕介绍说,大桥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时间,将由水路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为30分钟左右,港、澳之间也实现陆路连通。大桥通车后,将提供多种便捷支付方式,内地ETC、香港快易通皆可在港珠澳大桥实现电子不停车通行,同时还可通过人民币现金、银行卡、支付宝、微信进行付款。
为满足过往车辆和群众需求,港珠澳大桥
跨境通行车辆按照配额制度执行,为满足大家出行需求,大桥已配备一定数量的公共交通工具
保障群众出行,包括
跨境巴士(城市间)、
穿梭巴士(口岸之间)及出租车。
记者:港珠澳大桥为“中国桥”增添了新的亮点,大桥的建设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24日上午9时,大桥开始正式运行。这项筹备6年、建设9年,凝聚着全社会和全行业智慧的伟大工程,将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上了更高的台阶,它的建成通车,是交通运输行业的一件大事,更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珠海市,跨越伶仃洋,总长约55公里,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大桥通车后,珠海至香港的交通时间,将由水路1小时、陆路3小时以上,缩短为30分钟左右,港、澳之间也实现陆路连通。大桥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来之不易,这主要得益于:
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十分关心交通运输事业。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部门团结协作的结果。
二是科学决策技术方案。交通运输部组织成立由部领导任组长,原部总工任副组长,41名院士和权威专家组成的港珠澳大桥技术专家组,审批初步设计时共开展25项专题研究,确保方案合理、先进。
三是组织科技攻关。交通运输部会同科技部组织开展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攻克技术难题。自前期工作阶段开始,共有100多家科研单位、1000多名科技人员开展了300多项课题研究,取得了十多项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
四是加强协调指导。及时跟踪、指导大桥建设进展,开展督导督查,及时协调解决大桥建设中的相关问题,以世界眼光谋划,倡导绿色公路建设理念,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和施工标准化,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瞄准世界一流水平。
港珠澳大桥建设期间,全国各地公路建设领域多名专家、代表到现场观摩、交流。港珠澳大桥建设带动了全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工程,钢结构桥梁、海底沉管隧道工程规模及技术难度均为世界之最,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最为复杂的桥岛隧集群工程。建设中,相继攻克了海底深埋沉管隧道、海中人工岛快速成岛、海上装配化桥梁、海洋混凝土结构耐久、跨海集群工程技术标准等世界级难题。这些宝贵的经验将成为交通运输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财富,我们将认真总结推广,把这些宝贵经验应用到行业当中。
记者:请问大桥通车后,在具体运营方面我们都做了哪些安排?港珠澳大桥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大桥全长55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29.6公里的主体工程由三地采用政府还贷公路模式共同建设,项目资本金由中央政府、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出资,资本金以外部分由粤港澳三方共同组建项目法人(港珠澳大桥管理局)通过银行贷款解决。
港珠澳大桥建成开通,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有利于提升珠三角地区综合竞争力,对于支持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香港、澳门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义。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具体运营管理工作由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承担,交通运输部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指导相关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为联结粤港澳三地的“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