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否遵循了它天马行空的世界观设定?一部电影要想成功,就一定要让观众觉得可信,细到每一个词、每一个眼神、每一个领带夹、每一个茶杯,都要真实可信。
在电影这种真实感极强的媒介中,可信度可能是最重要,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品质。
可信度的存在或缺失反映出编剧对人性的理解程度,对人类的缺点、瑕疵以及合理和不合理的行为的了解。大部分时候,可信度取决于特异性——编剧把控细节的能力强弱,能够决定一部电影是差强人意还是让人刻骨铭心。
《拆弹部队》的编剧是由记者转行的马克·博尔
在大制作中,通常会有六七位署名或者不署名的编剧参与剧本创作,这个编剧往这里加一段对白,那个编剧在那里夹带点儿私货。这种集体编剧的做法往往会让电影失去最重要的一样东西,也是优秀剧本应该打造的东西——真实感。
那些暑期特效大片及其续集的剧本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剧本基本都是为了铺垫各种爆炸场面而存在。如果你好奇为什么像《龙卷风》《世界末日》《天地大冲撞》《后天》《末日崩塌》之类的电影看起来都如此相似,那是因为它们大部分(幸好并非全部如此)都只是呈现灾难和奇观的载具,并没有值得回味的故事或者有深度、有层次的角色。所以这些电影只会提供几场必要的“猛戏”,不会有太多的细节和内涵。换句话说,这些电影只有剧情,没有故事;只有角色,没有人;只有刺激,没有感情。总而言之,没有可信度。
当然,不是所有由编剧团队创作出来的剧本都是味同嚼蜡的垃圾。实际上,很多优秀的电影甚至伟大的电影都是由两个以上的编剧负责剧本。比如在《卡萨布兰卡》中,大部分金句和搞笑台词都是朱利叶斯·爱泼斯坦和菲利普·爱泼斯坦兄弟的功劳,联合编剧霍华德·科奇为影片注入了政治理想主义,凯西·罗宾森负责塑造英格丽·褒曼、饰演的女主角伊尔莎·伦德,而影片的背景、角色和大部分的剧情都源自默里·伯内特和琼·艾莉森创作的话剧。另外,像《钢铁侠》这部热闹的暑期大片也是由四位编剧共同打造。
他们交出了一个不落窠臼的剧本,而最终的电影成品,也成了同类型电影中最令人耳目一新、大呼过瘾的经典作品。
不过按照常理,编剧的人数越少,电影的情感就越深刻、动人。《拆弹部队》的编剧是由记者转行当编剧的马克·博尔,为了把本片的主角——一群被派往伊拉克战场的拆弹专家塑造好,他一遍又一遍揣想他们的心理状态。最终,他一丝不苟的态度获得了回报。影片的真实感令人印象深刻,即便是带有艺术加工的部分也同样震撼人心。他说,在和导演凯瑟琳·毕格罗合作时,“我们对动作场面的每一个微小细节都精益求精,力求打造出写实感。在特定的场合下,平时看来稀松平常的地方也能让人捏一把汗,比如穿防爆服……你知道接下来肯定会发生什么事,你只是不知道究竟会发生什么”。
多年以来,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同事那样迷上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电影,但现在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电影的可信度。我发现他的绝大部分电影都制作精良、表演精彩,但同时也非常做作、肤浅,角色缺乏真实的需求和动机,更多只是为了迎合观众而强加各种人物关系,展现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无情。在读过吉尔莫·阿里亚加的一篇采访后,我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吉尔莫是伊纳里图的《爱情是狗娘》《21克》《通天塔》等片的编剧,他很少会为自己的剧本做研究或者写大纲,也不会花太多时间为角色打造背景故事。很多时候,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故事要如何收尾。我相信正是这种细节的缺失,导致他的电影缺乏可信度。虽然伊纳里图的视觉天赋不容置疑,但他的电影还是很难让我买账。(《荒野猎人》也是一样。虽然阿里亚加并未参与该片的剧本创作,但伊纳里图明明可以按照真实事件拍出一部震撼写实的历史剧情片,但最后的成品却是一个浮夸至极的传奇故事。)
即便是最天马行空的幻想,也应该保持可信度,这样才能让观众放下疑心,彻底沉浸在这个世界当中。《土拨鼠之日》的精妙之处(很多编剧课和专业研讨会都拿这部电影作为喜剧建构和角色发展的经典案例),在于它把影片的超自然设定扎扎实实地融进日常现实当中。本片中比尔·默瑞饰演的菲尔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同一天的生活,并不是因为发生了什么奇幻事件。让他陷入时间循环的是他的自私和不成熟,只有当他真正成熟起来,变成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循环才能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