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之家”,五年覆盖乡镇、街道
经过几轮脱贫攻坚,我省还有23.6万贫困残疾人,占全省低收入人口的五分之一,他们大部分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重点片区,成为脱贫任务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助残日前夕,记者采访发现,各地分类施策,通过辅助就业、光伏发电、兜底保障等手段,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的目标。
“我们要以更大决心、更精准举措、超常规力度,聚焦深度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的难点问题。”省残联理事长高晓平介绍,今年“残疾人之家”要向规模较大的行政村和社区延伸,全年新建400个,让2万残疾人就近得到庇护性托养和辅助性就业。今后5年,全省要建3000个“残疾人之家”,力争所有乡镇、街道全覆盖。这项任务也被纳入《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各地都出台“残疾人之家”一次性建设补贴标准,扬州最低补8万元,常州3万-10万元,盐城最高不超过15万元……“残疾人之家”后期运营补贴,则根据服务就业人次发放。
由于妻子患脑瘤,丧失劳动能力,轻度残疾的邢玉生得留在家中照看她。村里安排他做保洁员,每年有1万多元工资,加上低保金和发电收入,家庭年收入已有3万元。邢玉生感慨:“我女儿正在上大学,等她毕业工作,日子会越来越‘光明’!”
光伏扶贫,让他坐享“阳光收入”
省残联副理事长杜晓镇说,从句容的实践看,每户残疾人家庭安装3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当年收益均超过3000元,预期受益可达15年以上。光伏扶贫为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摆脱贫困,探索出长期受益、稳定增收的新路子。
“残疾人之家”不仅解放长期“困”在家中的残疾人,还解放家庭的其他劳动力。进入5月,句容市后白镇残疾人黄定高每天都很早出门,来到镇上新开的“残疾人之家”,他在这儿加工有线电视数据线,干到下午5点下班。自从他上班,母亲也出去打工,在镇上一家草坪培育公司种草坪,一天能挣200元。
“3841度!这是我们家一年的光伏发电发电量。”后白镇东湾村残疾人邢玉生指着家门口的“电匣子”告诉记者。去年,他家成为首批试点家庭。政府补贴1.8万元设备费,他贷款3000元,装好光伏发电设备,一年下来,刨去自家用电,净收入电费3500多元。以后十多年,他每年都将坐享发电收益3000-4000元。这笔收入对邢玉生来说,意义重大。
18日,连云港市举行全国助残日专场就业招聘会,提供超过两千个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岗位。
省残联会同省扶贫办、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慈善总会、省电力公司等制定方案,推广光伏扶贫计划。今年省里将为苏北6个扶贫开发重点片区13个县(区)的重残家庭装光伏发电设备。省和地方政府、慈善组织、爱心企业、残联,与重残家庭共同承担设备费。测算下来,残疾人只需自付3000元左右,而且可通过扶贫专项贷款解决。
出门上班, 解放自己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