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使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随着去产能稳步推进,落后产能加快退出,钢铁、煤炭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随着结构性去产能持续深化,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
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既与宏观经济平稳运行有关,也与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重点任务之一,去产能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使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取得明显成效。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去产能的稳步推进,落后产能加快退出,钢铁、煤炭市场供需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围绕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安排,2018年我国将再压减钢铁产能3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
今年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重点领域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基本完成“十三五”期间压减粗钢产能1.5亿吨的上限目标任务;确保8亿吨左右煤炭去产能目标实现三年“大头落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严鹏程介绍说,今年以来,在煤炭领域,有关部门督促指导各地系统梳理汇总2016年以来“僵尸企业”的处置情况,列出名单、制定计划、全面稽查、上报结果。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适当提高了南方地区煤矿产能退出标准,按照严格执法关闭一批、实施产能置换退出一批、通过改造升级少量提升一批“三个一批”的方式,逐步提升或淘汰退出。
在钢铁领域,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年度去产能目标任务,确认了各地上报的2018年压减粗钢产能计划,通过常态化严格执法和强制性标准实施,促使达不到标准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依法依规退出,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强化巩固去产能成果,始终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严禁新增产能,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已化解过剩产能的重新复产,严把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关,防止产能“边减边增”。
记者了解到,今年5月底至6月中旬,有关部门还联合派出了督查组,赴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21个省(区、市),开展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专项抽查。
行业效益改善明显
随着化解淘汰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工作扎实推进,钢铁和煤炭的无效和低端供给明显减少,供给结构明显改善,产能利用率回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8%,比一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二季度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72.9%,比一季度回升1.7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8.5%,比一季度回升1.6个百分点。
随着去产能相关工作的扎实推进,煤炭行业供需整体上表现良好。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17亿吨,同比增长3.9%;煤炭净进口1.44亿吨,同比增长12.6%;初步测算,全国煤炭消费量约18.9亿吨,同比增长3.1%,实现了产需基本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煤炭去产能的推进,新建煤矿核准和产能置换力度加大,一大批大型现代化煤矿也在陆续投入运营,煤炭供给体系的质量稳步提升,这也进一步带动了煤炭产业效益持续改善。
在钢铁行业,随着去产能的推进,钢铁行业供需从严重过剩转向相对平衡,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含重复材)产量分别为6588万吨、8020万吨和9551万吨;全国粗钢平均日产267.33万吨,再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