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1-28 10:15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法制网首页>>   法学频道>>法学频道2016>>前沿探讨>>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在的问题对策     发布时间:2016-06-22 15:44 星期三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 金茜

  高校作为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当前整个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高校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对于法制教育的忽略导致高校产生了一系列法制方面的弊病和问题,高校犯罪已经出现新的势头,加强高校学生法制观念和促进法制宣传刻不容缓。同时,高校腐败已经敲响警钟,对于领导层法律意识的普及和规范也成为当前法治的重要内容。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观念在高校教育中严重缺失。目前,高校普遍性存在着对依法治校和依法治教重视程度不够,只是将其作为普通工作来对待,而没有将其看作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与修养、学校长期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使法制观念在高校的教育中严重缺失。

  二、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中流于形式。由于高校教育中出现的功利化和适应社会短期需要的倾向,现代高等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变成中级应试教育的延续和翻版,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取得社会短期之内的认可和帮助就业而非传道、授业和解惑,以及讲授实际的知识技能,各方面对于各类文凭证书和学生毕业分数青睐重视,而忽略了法制观念和人文精神培养,使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仅仅流于形式。

  三、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师资力量匮乏。高校管理者在法制化建设的过程中,表现出法律知识极为匮乏,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的状况较为普遍。另外,一些高校的普法教师是由思想政治部、团委、学工处或宣传处的工作人员担任,法制建设工作由纪检处、保卫处等工作人员承担。这些管理者法律的理论基础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均较欠缺,严重影响了普法教育、法制建设的最佳效果。

  四、法制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制度建设不健全。在我国高校法制建设过程中,大多数高校都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还存在着法制建设内容混乱、程序缺失、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缺乏完整的考核体系等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的法制教育中考核的方式是闭卷考试和考核犯罪率,闭卷考试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一些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学校通常追求的主要是普法考核的高分数和低犯罪率,而对于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律信仰关注不够。

    高校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与社会的交融越来越多,在快速健康发展的同时,权钱交易、学术腐败、贪污受贿、师生违规等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群体化的违法违纪。近年来,频率急剧上升的大学生犯罪和管理者的贪腐案件中,向我们显示了校园生活并不是全部的和谐,高校师生的法律观念和法律素质相对淡薄和亟待提高。

  高校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会采取沉默或过激的暴力手段,据调查73%的学生会在无人时闯红灯,67%的学生不会主动交纳个人所得税,在个人利益、亲情和法律面前,更多的学生会选择前者而非用法律的手段维护合法利益和自我约束。部分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联系不紧密,只是注重和强调专业课的学习,只求做到不去违法犯罪,缺乏对于法律的认识和主动学习的兴趣,法律意识淡漠。这种现象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它反映了我国高校现行教育体制的软肋和弊病所在。

    完善高校法制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法制教育制度。高校法制化建设进程中,必须重视制度内容合法合理、程序合法、正当。高校应全面修订学校学生管理、教学管理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对于有关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此外,应注意高校法制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不能故此失彼。学校管理者应建立健全规范性法制教育制度,应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法规、教育公平等内涵。

  二、树立法制意识。高校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全校由上至下的全面树立法制意识。培养法制意识,主要进行法学基础理论、基本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教育。在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应重点加强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的培育,增强师生的法律意识,努力培育师生员工同现代法治文明相一致的平等意识。

  三、树立正确人生观。在法律教学中以高尚道德积极引其日常学习生活行为。社会道德观念是法律执行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促使个体遵守法律的基础,对个体行为实施自动规范和制约,道德为内因,法律为外因,共同作用而防止犯罪的发生,道德对合法行为实现主观意识的治理和倡导,法律对既成犯罪事实进行宣判、禁止和惩处。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