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二十周年庆典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举行,学院20年前由林毅夫等6位学者创建。20年来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创造了多个第一,研究院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出席了此次庆典活动。搜狐教育就嘉宾致辞摘录如下:
(创院“六君子”中五位,左起:林毅夫、余明德、张维迎、易纲、张帆)
国发院名誉院长,联合创始人林毅夫:20年前是中国改革开放已经进行15年的时候,虽然经济上我们已经取得了每年9.7%的增长速度,但当时人均国民收入仅有344美元,还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并且经济内部还面临着地区收入不断扩大,经济“一旺就火,一火就乱”的怪圈。
中国如果从计划经济向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转型,需要有一群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以及了解中国国情的学者,来在教育上面提供新的经济学的教学方式,并且进行经济学的理论研究,结合中国的实际,对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政策咨询的经济学者。
过去20年,我们的国家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的增长,人均收入2013年达到6800美元的中等收入水平,并且我们的国家也在2010年的时候,成为全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2013年的时候,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讲是人类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学院要我有一个代表学校的致辞,这个稿子写得很好,我就不念了。国发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再到创在辉煌,需要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来自于心不是脑,更不是手脚,只有从心头发出来的这种东西更深刻,或者是更人文。我们能够在北大人身上找到这种精神,这种116年前,没有共产党,没有马克思主义传播,没有五四,但创办目标就是“五洲万国共观瞻”,那不就是做世界一流大学吗?
北大是不是应该通过改革实现自己跨越,甚至这个世纪的跨越?北大30年改革没停步,一直在向前走,这中间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流过幸福的泪水,甚至落下过伤心的眼泪。但不改革,新的北大想真正实现跨越,要建世界最好的大学难以办到!所以我们下决心,今后5到10年战略就是改革推动!
联想集团董事长柳传志:40年前的中国有一句口号,叫宁长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想想看在那种大环境下,中国哪能有什么企业家,经济怎么可能像今天这么繁荣?——1978年1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凭他们的信仰、勇气和智慧,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环境改变了!
再往下走怎么走呢?智慧的领导人提出了,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不断在实践中总结教训。80年代,林毅夫先生到大陆的时候,核心要研究的问题就是:中国下面的路到底应该怎么走?往哪个方向走?所以中国的领导人需要有好的参谋,好的智囊,而老百姓也需要要开阔眼界,也需要知道中国应该怎么走,我们自己应该怎么走。
甘肃省副省长郝远:记得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序幕揭开,我有幸成为北大西部MBA培训班的首批学员,在国际一流大师的指点下,我们是跌跌撞撞懵懵懂懂,认认真真高高兴兴的完成了学业。当时校长跟我们说“从此北大是你家,欢迎有困难找北大,也常回家来看一看。因此我不忘老师教诲,时常回北大。”
现在国家开始了第二轮的西部大开发,去年习总书记9月7号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概念,在此我也呼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能够再次聚焦西部,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
步长集团总裁赵涛:当时我那一期同学可以说是那敢于吃螃蟹起家的行业精英,来的时候大家心气很高,觉得自己都是老大,但到这里感觉到自己知识很不够。我特别深的感觉是,以前创业我是做医生出身,糊里糊涂走,之后发现自己用时间、金钱、人力、物力摸索的东西和国际一流大师研究的课题有吻合之处,甚至已经被研究过有了现实可用的成果。
中国过去改革开放第一批企业家,他们就是企业家精神的感觉,凭着感觉走。但是中国要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国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企业最关键是企业管理者和各个运行部门的操作者,我们需要一流的教诲和视野,这样才能像柳总一样到全世界去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