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教育机构赴港上市热潮持续 到底是机遇还是风险?

2019-01-24 11:43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2018年,是教育行业公司赴港IPO势头最强劲的一年,他们看准了香港的沃土。

  2018年12月27日,深耕华南地区教培市场21年的卓越教育终于登陆港交所,同时遭遇开盘破发。此次成功上市,标志着以学历教育集团为主的港股教育板块,迎来第一家纯正K12教培企业。

  2019年1月19日,四川高等教育服务提供商银杏教育正式挂牌港股,成为2019年首支登陆香港联交所的内地民办教育企业

  赴港热仍在持续

  据统计,2018年有10支教育股成功登陆港交所,港交所披露数据显示,银杏教育之后,本月25日,港股市场还将迎来另外一只教育股——科培教育。

  而沪江教育、新东方在线都已通过港交所的上市聆讯,蓄势待发。同时,建桥教育、思考乐教育已于近日递交了上市申请,目前还有13家教育公司站在港股市场门口等待上市。

  在A股趋严、港股开放的当下,教育行业迎来了“飓风级”的风口。

  据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赴港上市热还将持续一段很长的时间。

  开能集团原合伙人、副总裁高国垒认为,美国本土并没有太大的教育类上市公司,市值最大的教育股来自中国。

  中国人口基数大、教育行业集中度低,头部教育公司发展空间可以期待,来自中国内地的教育类公司称雄美股、港股市场的景象将长期持续。

  据相关数据显示,赴港上市的教育股自上市以来,平均涨幅达128.5%。首控基金相关负责人谈到,内地教育企业纷纷赴港上市的背后逻辑主要在于三点,即政策红利港股IPO效率高港股教育板的整体PE较高

  目前A股教育板块的平均估值只有20多倍,港股教育板块则在30倍左右,其中一些较受认可的公司已近40倍。

  事实上,若抛开制度限制,很多教育公司其实愿意尝试A股,因为它们的业务大部分在内地,A股上市较方便,跟市场交流也更顺畅。

  华泰证券教育行业分析师王莎莎称:“能在A股上市的以非学历、周边服务类居多。学历教育因法规制度无法在A股上市,基本都在香港。”

  行业通病待解

  虽然相对于A股和美股上市要求而言,教育机构去香港上市的门槛会低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机构就一劳永逸。教育行业存在的许多通病,仍然会受到来自港交所的“考验”。

  选择港股上市的教育公司,需注意两类问题:一是在线教育的监管合规性问题,二是学校的办学资质问题。港交所对于目前是否所有学校都必须有办学许可证的问题,态度并不十分明确。

  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合伙人莫斌也谈到,由于港交所非常了解内地企业,故其往往会将公司上交给工商年审的财务数据,与递交给港交所的数据进行对比。

  “数据不一致的情况需充分重视,准备合理解释。此外,除两套账外还有税务问题,因现金流较好,很多教育公司初期就盈利,通常有少缴税的问题,这就导致了税务的风险;解决法律瑕疵也难操作。”

  从税务的角度来看,教育行业还有一个通病,教育机构的创始人在创业初期常常会用自己的私人账户接收学费,这种情况在企业上市前审计时会存在巨大瑕疵

  机遇与风险并存

  尽管教育机构的赴港热仍在持续,但据观察,在近一年时间里,在港的教育股的表现均不佳,近九成破发。

  根据此前统计,2018年以来多只教育股上市后价格呈现下跌趋势,截止到1月14日当天收盘,春来教育、新华教育、天立教育跌幅均超过30%,21世纪教育跌幅22.1%,宝宝树跌幅10.7%,希望教育股价腰斩,跌幅58.9%。

  这些表现也让敏感的业内人士在怀疑:未来赴港热会不会有消退迹象?

  除了资本市场的整体低迷外,2018年教育部出台的新规——实施在线文化教育培训,需要向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办学许可。这让现在资本疯狂涌入的在线教育行业,也来了一个“急刹车”。

  从新民促法的修订到法规落地,未来将会出现两个趋势——监管趋严,对非营利性教育企业上市的监管将越发受各方关注;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在法律框架内都有上市的机会。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