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点菜,是考验你的人际关系能力。
很多公司新人应该都会有这种经历,和老板一起去陪客户、合作伙伴吃饭,老板安排你去点菜。
而你由于对于点菜这件事完全没有概念,所以要么百般推辞,最后只好老板点菜。
要么就是你蒙着头点了一堆很贵的菜,但是碍于客户在场,老板不好阻止你,但是你一边点菜,老板的心一边在滴血,你点完菜一看老板的脸都绿了。
不敢点菜老板会觉得你太嫩,甚至于开始怀疑你的能力。“连点个菜都不会,我还能指望你干好别的么”。
没有搞清楚饭局的目的,上来就点一堆贵的菜,老板会认为你要么是没有见过世面,要么就是对于金钱不敏感,不知道替公司划算。
不论是哪种情况,你在老板心里的印象都不会太好。
当然,如果是我们自己请朋友吃饭,你点菜的方式与过程,一样可以体现出你的人际敏感度。
你是只顾自己 vs 关心别人
我以前也曾经犯过很多次这样的错误,和朋友吃饭只顾着点自己喜欢吃的菜,最后朋友由于不喜欢吃辣椒,没有菜可以吃,甚至于最后饭都没有吃饱,虽然不至于因此而绝交,但是还是很影响我和朋友的关系的。
现在和朋友一起吃饭,我会先问问他们有什么喜好和忌口,然后再考虑自己的口味。
当然如果人数较多,每个人点一个自己喜欢的菜,也是一种可以兼顾每个人的喜好的点菜方式。
你是只点荤菜 vs 荤素搭配
不少年轻的小伙子,出去吃饭往往点上一堆大鱼大肉,一上菜就胡吃海塞。
基于我交往的经验,越是公司高层,往往越讲究饮食健康,高管们不少人有着自己的健身教练,坚持每天健身,还有不少人有着跑马松的习惯,甚至于有些人的日常饮食是以相当素的沙拉为主。
记得有一次微信公开课结束之后,我请阿禅老师吃饭,最后结果一起去吃的沙拉。
你对服务员趾高气昂 vs 表示感谢
有些人虽然不是暴发户,但是在餐厅点餐点出了上帝的感觉,哪怕自己只花了一块钱,也是上帝。、
现在的餐厅普遍服务员数量不太够,里面有收入的原因,也有年轻人不喜欢干这类服务他人的活有关。
对于服务员们多说几个谢谢,语气好一点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毕竟还没有让你掏小费不是。
你不经常点菜,也就意味着你不经常请人吃饭。
如果一个人不经常点菜,也往往意味着他不经常请人吃饭。
一个不经常请人吃饭的人,可能社交范围就会受限。
有限的社交范围,往往不利于我们去从更广的范围里调动社会资源。
进化心理学著作《大狗》是专门研究富人的社会行为的。
里面提到“人类学家认为,自古以来,宴客就是社会权势阶级用来博取地位与笼络人心的一个重要手段。
宴会是权势阶级生活中代表其阶级特质的行为,其意不只是要引人惊叹,还要使人感觉义务在身。
这种宴会都会带来不言而喻的后果,使做宾客的人必须设法回报主人的款待。
回报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也许是整整半年小小的互利互惠行为,也许是贡献几天自己的时间,也许是介绍某位要人给这位主人,也许是拿出钱来投资他的计划。罗士柴尔德兄弟之一曾说,奢华的宴客‘和贿赂一样有用’。
现代人的宴会仍然是有战略意义的。有些学界人士说,就一种获取并保持社会地位的工具而言,古时候的宴客乃是战争的仪式化替代。“
请人吃饭和动物的进食集合一样,也暗含承诺: “伙计们,跟着我,往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能够吸引到更多人和你一起协作,你才能够去承接更加重要和复杂的项目,才能给你自己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
去什么样的餐厅,显示了你人际圈子的层次
高收入人群不少都喜欢吃有特色一点,或者吃素一点,甚至于就是吃一个安静交流的氛围。
去怎么样的餐厅,也是取决于环境和本次用餐的目的。
如果你们是为远道而来的朋友接风,那么一般最好请朋友们吃特色一点,好体现出你的地主之谊。这种场合下突出的是一个体验。
比如说,每次有朋友从外地来珠海,我就经常带他们去珠海的海鲜一条街,请他们品味广东这边的”生猛海鲜“,每位朋友都是尽兴而归,其中不少人还真的是第一次见识到一整条街的海鲜渔获。
如果你是和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公司高层朋友吃饭,订的餐厅和菜式都可以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