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不少单位都要进行年终考核。作为盘点工作成果、促进任务落实、进行总结提升的一个方式,年终考核有其重要意义。然而,有的基层干部反映,年终考核的一些“老问题”,仍在不少地方存在。或是以材料厚度作为标准,让考核成了“材料秀”;或是总结成绩洋洋洒洒,对问题却避而不谈;或是以“跑”代“考”,注重找关系、跑门路……凡此种种,违背了年终考核的初衷,滋生了形式主义。本期大家谈选刊三篇来稿,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让考核更加科学,怎样才能考出真效果。
——编 者
群众的参与,既是动力,也是压力;群众的评判,既是尺子,也是鞭策
挤掉考核中的“泡沫”,晒干考核中的“水分”,关键在于改进考核的办法
治理“材料政绩”,既要不断端正干部的政绩观,也要做好督查考核的统筹整合
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尺
李荣灿
某督查组要到基层实地察看一重点项目的整治情况,接到消息后,当地提前“布置好”现场,还“安排好”走访附近居民。然而,在集中汇报环节,督查组拿出近期走访群众的材料,群众反映的问题显示,实际情况与布置的现场完全不同。督查组的做法出乎当地意料,“被打假”的有关负责人瞬间脸色煞白。随后,该地对整改工作动真格,问题才得到真正解决。
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材料秀、造假、以成绩代问题等考核“怪相”之所以产生,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一些单位和部门在政绩观上出现了错位,念错了“考核经”,只求“领导注意”,不求“群众满意”,或是采华名、树盆景,或是造虚绩、兴伪事。而这也从反面提示我们,考核要考出真效果,就必须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一把标尺。
事实上,群众的参与,既是动力,也是压力;群众的评判,既是尺子,也是鞭策。敞开门,方便群众提意见、出主意、做评判,才能避免“认认真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杜绝“干得好不如写得好”的投机心理。
在“实”和“常”上下功夫
李亚芳
曾听朋友聊起一个关于迎检的故事,一家上级单位到基层检查,看到堆积如山的材料,负责检查的同志便说:“准备这么多迎查材料,在考核打分上首先就要加个印象分、辛苦分。”材料多固然可能反映重视程度,但单以此就给出“好评”,恐怕也不合理。类似的案例启示我们,年终考核滋生形式主义之风,不仅有基层迎合的原因,也有上级考核不科学的因素。
挤掉考核中的“泡沫”,晒干考核中的“水分”,单靠检查部门练就“火眼金睛”不行,期待被考核部门的自觉也不太现实,关键在于改进考核的办法,形成有效、合理、管用的考核体系。一方面,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不同单位职能特点以及工作实际,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另一方面,把考核监督纳入过程管理,将一次性考核变为日常考核,把随意考核变为定量考核,从而提高考核的精准度、有效性。
总而言之,只有在“实”上下功夫,在“常”上做文章,方能把滋生“材料政绩”的土壤铲除,让“造假歪风”彻底失去市场。
治治“材料政绩”弊病
吴仲铠
一位在乡镇工作的亲戚曾抱怨,“一到年底,考核就铺天盖地,上一个督查组前脚刚走,下一个督查组后脚就来了。只能通宵补台账、周末赶总结,时间都‘浪费’在材料上了”,“为了准备考核需要的各类台账和总结,一周用掉的打印纸张比以往全年还多,打印机都吃不消了”。这一现象也从侧面说明,名目繁多的多头考核,是“材料政绩”产生的一个因素。
督查考核作为狠抓落实的重要抓手,有其积极意义。但问题在于,假如考核不加统筹、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加之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的形式主义作祟,只会让基层疲于应对,反而没有时间去真正落实决策部署,最终掉入“工作干得好不好,全靠材料汇总表”的陷阱。如此,有悖督查考核的初衷。
从这个角度来看,治理“材料政绩”,既要不断端正干部的政绩观,也要做好督查考核的统筹整合,把虚头巴脑的考核事项清除出去,将基层干部从无效的“报表造册”中解放出来。惟其如此,才能让督查考核真正成为抓落实的利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1月22日 05 版)
(责编:李国君(实习生)、申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