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召开专题座谈会,委员们围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图为座谈会现场(图片来源:tuku.qianlong.com)。千龙网记者 宋鹏飞摄
千龙网北京讯(记者 纪敬)1月15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座谈会,多位政协委员就中关村创新发展的话题建言献策。
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中关村一直努力当好“领跑者”。周志军委员谈到,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比,中关村科学城目前尚存短板,比如基于现有管理体制的局限,对更高水平的创新服务聚集率不够,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区域创新生态的开放度不够,国际化水平还不够高,宜居宜业的城市品质还需提升。
周志军建议,中关村科学城应面向创新深水区和无人区进行全新探索,建立起市区深度融合、部委地高效协同的管理体制,搭建起区域创新体系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中关村实现从科技园区向创新城区的功能跃升,一方面要举全区之力整合资源,探索区域高精尖产业组织培育的新路径,同步推进空间整理、环境优化发展。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的因素,周志军建议,加快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用好高校资源,支持中关村科学城在深化科研评价体制、人才激励机制和工资薪酬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试,为科研人才创造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同时,实施多元空间营造计划,在科学城规划建设创业街区、创业社区、交流空间,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创新创业环境。
“高精尖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对于首都发展要以创新驱动为指导,加快做强十大高精尖产业。”林菁委员也针对中关村的创新发展建议,今年再次设立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补偿资金,对去年出现业务萎缩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用市场机制吸引金融机构,支持高质量发展中的创新企业。
“中关村科学城要突出城市功能,打造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升级版,重点围绕量子信息、智能技术、生命科学、新材料的优势领域,支持驻区高校院所做强做优优势学科,依托市场化机制组建中关村尖端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平台,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周志军表示,考虑筹办中国国际技术交流博览会,为企业走出去提供第三方服务,激发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