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给孩子减负,往往是‘越减越负’……”近日,在川报观察“两会问吧”栏目里,教育“减负”的话题引起网友热议。大家反映,减负开展多年,但往往学校在大力减负,家长却拼命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结果是不论家长还是孩子都更累了。
破解这样的减负“跷跷板”现象,今年的两会上都有哪些好建议?1月14日,记者带着问题进行了采访。
独立思考健康体魄才是根本
一周之内参加7个培训班,绘本阅读、奥数、英语、绘画……这种状态用“疲于奔命”来形容都毫不夸张,却是很多小学生的真实写照。
省政协委员朱向阳在提案中提到,他对成都市的30个家庭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小学教育减负后引发了“学校减负、社会增负”“教师减负、家长增负”等新问题。他调研发现,中高段小学生的负担普遍很重,教育部门对学校和老师的考评依据大都是以考试分数为导向,题海战术成为常态。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迫于升学的压力,给子女报各种校外补习班。过重的应试教育学业,往往造成很多学生成年之后缺乏持续的创造力和奋斗力。
省政协委员、富顺第二中学校长陈刚也做过相关调查:有的幼儿园就教小学知识,小学低段学生纷纷报奥数、英语等学科补习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是靠时间堆出来的,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健康的体魄才是发展的根本。”他呼吁,注重孩子的身体健康、心智健全,比单纯注重培养孩子“考试拿高分”的能力有意义得多。
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校长黄艺竹也认为,尽管很多超前学习的孩子在入学之初表现出了优于其他学生的状态,但是往往过了一学期或者一学年之后,就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而零基础的学生对知识更有新鲜感。
建议改变对教育的评价体系
尽管很多家长也意识到学生的学习压力太大,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又让他们不得不推着孩子“向前跑”。
“小学阶段,考100分和考90分是体现不出能力差距的。”陈刚说,只有改变了对教育的评价体系,才可能真正把减负落到实处。衡量一所学校是否优秀,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应该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
省政协委员、成都市树德中学校长陈东永认为,学校教育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是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不应该局限于学科成绩;如果一味地重视学生分数而扼杀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得不偿失。应该引导教师、家长转变观念,不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优秀与否的标准。
黄艺竹则认为,对学校来说,减负的核心是提质增效: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严格控制学生书面作业量。同时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之处,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
省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段江也认为,一个有创造力、有思想的学生,他的思想是没有受到过束缚的。“我们应该引导全社会,既要尊师重教,又要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因时施教,符合教学规律因人施教,符合素质教育目标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