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教育这件事 再不疯狂就晚了吗?你咋看?

2018-12-31 11:15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核心提示:这是一个举国重教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民教育焦虑的时代。2018年,为了切实给孩子减负,在基础教育领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这一年注定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教育这件事 再不疯狂就晚了吗?你咋看?

11月24日,在新西兰首都惠灵顿,参加迎圣诞游行活动的儿童在玩肥皂泡。新华社记者郭磊摄

编者按

这是一个举国重教的时代,更是一个全民教育焦虑的时代。2018年,为了切实给孩子减负,在基础教育领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磅文件,这一年注定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不过,教育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让我们烦忧的教育痛点依然存在。如何还教育以本原,让孩子健康成长?既需要从国家到地方拿出更大的勇气,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发挥改革合力,也需要社会为提供更好、更公平的教育作出更多努力,更需要家长摆正对教育的态度,别让过度教育伤害孩子持续奔跑的能力。

8点之前做完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后重头戏是做培训机构的语文、数学、英语试卷各一套。劳碌一天的母亲一边哄着两岁的妹妹,一边抽空给她讲解。11点入睡。这是在北京海淀区一重点小学六年级就读的刘甜甜放学回家的日常生活。

晚自习上到9点钟,父亲接回家后在家长的监督下做一个小时作业。因为曾经躲在卧室偷偷玩游戏,母亲勒令必须在客厅学习。这是浙江苍南县城一所民办初中初二学生李维最为平常的一天。

这一年,不论是县城的李维,还是大城市的刘甜甜,他们和他们的家庭奋斗目标更加坚定,一个要考县一中,一个准备冲击目标中学的实验班。他们的学习轨迹依旧,在学校拼成绩,出了校门进补习班。不过,也有一些改变,报的课外班有的换了名字新瓶装旧酒,有的年前被突击检查暂时停课,华赛杯等几个竞赛暂时停办也让刘甜甜一家遗憾不已。

2018年,减负被提上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全社会蔓延的教育焦虑没有因此纾解。人们在问:孩子,真的敢放缓奔跑的脚步吗?

“五岁孩子的简历”与“疯狂的黄庄”是揠苗助长还是再不奔跑就晚了

2018年,两件看似不起眼的教育小事出人意料地引发全民大讨论。

前一阵,上海一名5岁小朋友的简历走红了:1500字的识字量,年英文阅读量超过500本,钢琴、街舞、足球、围棋、游泳样样皆会,浮力、重力、密度、磁力等概念也不陌生,足迹遍布国内外诸多城市。

5岁小朋友的“华丽”履历,何以引发如此多关注?时代的书页翻转,如今的孩子在教育上起步更早、压力更大,但当一个5岁小朋友用这样的简历,展示他的成长经历,难免让人心理上受到冲击。

尽管5岁孩子的简历写的是“别人家的孩子”,不过,大部分孩子也都没有“儿童急走追黄蝶”“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无忧无虑。不少家长的共识是,给孩子教育加码,等到上小学开始就晚了。

今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令禁止幼教小学化。专项治理在幼儿园取得了效果,然而,却火了幼小衔接班。不少幼儿园老师感叹,大班学生走了一半。

“一点不学的话,上小学一开始就跟不上,容易打击学习自信心,丧失学习兴趣。别人家孩子都在拼,你敢淡定吗?”有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学前阶段的“拼”,还属于玩中学、寓教于乐阶段。到了中小学学段,孩子奔赴的则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方圆几公里之内,汇聚了人大附、北大附、清华附、八一学校、101中学、中关村一二三小等各路名校,以及数不清的校外培训机构。”近日,一篇名为《疯狂的黄庄》的文章在网上火了,文章以海淀黄庄这个“学霸中心”为窗口,揭开了校外培训虚火旺盛的一角,家长们不惜一切代价要送孩子去辅导班补课,接受超前教育,参加各种学科竞赛。

黄庄,就像是一架飞速运转的教育流水线上的列车,满载着莘莘学子和家长呼啸而去,有时候快得让人喘不过气,这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中国式教育的一个缩影。疯狂的黄庄背后,是家长们无处安放的焦虑。

疯狂的又岂止是黄庄?

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分配不均衡,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每个人都充满了焦虑。“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在教育这件事上,又开始“拼了”。

“不是揠苗助长,而是再不奔跑就晚了。”有家长如是说。

前脚出校门,后脚进补习班 为何学校越松家长越疯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