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的外语有多好,在和欧洲人的交流中,你都会发现——很难说服他们。原因,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的教育和他们的教育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昨晚,在朋友组织的一次品酒会上,我和我邻座的德国小伙聊了两个小时——小伙有家族继承下来的酒庄,出产的葡萄酒品质极棒,小伙正在大学攻读葡萄酒酿造专业,马上毕业继承家族的产业。
对于这么一个从来没来过中国的德国农民来说,我说的双十一销售额517亿人民币,以及中国有50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这种话题,他是显然插不上话的。他也在我大量的引用数据和案例解释下承认,如果不来中国市场,未来酒庄是很难有发展的。
但是,在这段看似我强势的对话结束之后,我却从心底感到了一丝愤怒——为什么一个从来没来过亚洲的德国农民,为什么一个20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为什么一个连 Manager 这个概念都没弄清楚的德国土豪,可以如此顺畅地和我对话2个小时,而我没有一丝一毫地不想跟他聊下去的想法?
扪心自问,你能不能和一个没出过国,也不知道外面世界的中国乡村农民聊那么久,还不心生厌烦?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答案是肯定的。欧洲人的思维和逻辑方式,是更适合用来沟通的:观点清晰,推导合理,论据扎实,说理有力。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在中国接受的本科教育,在德国接受的硕士教育,在教育强度、广度和深度方面,3年的德国教育完爆4年的中国本科。在英德法意西等欧洲传统强国接受过系统教育的朋友相信会有同感。
而逻辑,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最大的差距,我认为在三个方面,而且都与智商无关,都是方法论和思维模式的问题:
1阅读广度——为什么读的少
这个是系统差距,从小学开始,欧洲主要国家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这样一个流程:老师布置课题——学生分组分解课题——分头研究子课题——自行阅读延展材料和参考教材——小组开会总结提炼观点——修正原始课题和观点——补充材料——撰写报告——修正报告并练习Presentation——最终提交作业 这样的流程化的逻辑处理模式。
欧洲比较好的学校的学生们,阅读量是惊人的;虽然,目前国内顶级名校做的也还不错,但是和欧洲孩子做出来的作业的深度,真的不可同日而语。
平心而论,我在中国接受的本科教育阶段,阅读量已经不小,不少教师都有意识地开了庞大的书单,不阅读超过1/2的话,考试是肯定没戏的。而在德国硕士阶段的教育中,我发现,在阅读量和阅读习惯方面,我们已经吃了很大的亏。
2钻研深度——为什么想不到
大家扪心自问,有没有对每个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
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欧洲人真的有!
这就是思维的深度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德国上学时的《经济法》这门课,是由一位长期从事企业并购的资深律所合伙人教授的,他曾经布置过一篇小论文:从2000年到2020年世界主要国家GDP排名数据的变化,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要求从经济学视点出发进行解释。
这对于成天看WTO新闻和世界各国经济数据的中国学生来说有何难度?我很快就炮制了一篇,论及包括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崛起、互联网时代的变革、欧洲经济痛苦的一体化和亚洲非洲国家的人口红利等等观点。
教授后来给我回信,说,你有那么多的数据和信息,为什么你就没有发现,GDP的组成当中,有一些重要的因素你居然没有论及?比如,私人企业的爆炸式增长?比如说重点国家的贸易数字的变化?
是我不知道吗?显然不是,这些事实都是耳熟能详的。
是我理解不系统不深刻吗?没错!
欧洲教育中的分析能力,就是从分解——深度剖析——论据支持——寻找反例——完善理论这个链条开始的;而我们,则常常习惯于堆砌观点和事实。
既然问题是关于GDP,为什么不先想着分解GDP的组成,然后逐个子项目去找原因,而是直接去找现成的已知的原因呢?
思维上的偷懒,直接反映在思维深度的直线下降上。
3逻辑缜密度——为什么思维跳跃
思维跳跃,也是大部分欧洲教授对中国学生的印象。
说明这种思维模式和逻辑是深入我们骨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