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金融工程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渴望人才助己实现产业升级的金融行业和欲得良才以传承知识的高校科研人员都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
金融工程是综合运用金融理论、工程方法、数学工具和编程实践的跨学科领域,是一门“新尖难”的学科。“新”指的是其出现和发展的历史不长,基本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发端,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高校开始建立相关学科,厦门大学等率先建立该学科的国内高校在起步时间上与之相差不远。“尖”一方面指的是其集中采用了金融、工程、数学和计算机方面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指的是只有在世界金融行业最顶尖的企业和机构才有驾驭该学科成果的能力,足以构成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难”体现在学习掌握该学科需要极大的智力和努力,虽然国内外均有大量接触或学习过该学科的人员,但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和原理的人只占很小的比例,大部分从业者和学生还停留在刚入门或未入门的阶段。
因此,如何提高金融工程的人才培养质量,是渴望人才助己实现产业升级的金融业界和欲得良才以传承知识的高校科研人员都迫切想要解决的难题。作为国内最早接触和建立相关学科的高校教师,笔者对此问题也进行了长期的思索,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第一个方面想谈谈本科教育如何平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以专业性教育为主,在该模式下能迅速培养出国家建设需要的专业性人才,但以实用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略显功利,不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创新能力。对于金融工程这样难以一蹴而就的专业,传统培养模式教出来的学生无法掌握自学数学、编程和统计等多方面背景知识的能力,也难以养成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的攻关能力。一是专业知识专而不精,二是到工作岗位之后难以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造成了金融工程的本科毕业生与研究生在专业能力上差距过大的现象,很多金融工程培养的本科生最后只能从事与专业知识相关性不高的岗位,无法满足业界对于相关人才嗷嗷待哺的需求。
在这方面近年来重新兴起的通识教育模式有益于改善这一问题。通识教育将教育目标从简单培训专业知识转换到培养健全学生健全人格上,通过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擅于思考解决新问题的习惯、鼓励学生投身相关行业前沿实践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抱负,可以更有效地培养适应新需求的人才。该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理论上能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
但目前高校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一定的割裂,本科一、二年级的通识课程与三、四年级的专业课无法很好衔接,低年级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景和必备技能一片茫然,不能针对性地准备;到高年级以后也没有形成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出于就业目的将专业课当资格证书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体系来学,往往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笔者建议在设计低年级学生的通识课程时也要考虑专业需求,对于金融工程这样的综合性专业的学生要鼓励他们跨专业跨学院甚至跨校选修合适的课程,并要及早就专业前景与培养方式与学生沟通,让学生及早带着目的去学习。对于专业课,应该主要以传播思想、培养思维习惯和指明努力方向为主,兼顾一些实用技能的训练,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避免学生空有一堆修课证明却没能真正掌握专业技能的现象。
第二个方面想谈谈综合性大学的金融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设计的问题。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接受学科的基本训练,掌握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独立探索学科前沿问题的能力,能作出原创性的知识贡献。但目前常见的高校研究生课程设计存在一些不足,难以达到培养目标。
首先课程设计的层次性不足,本科、硕士和博士的很多课程重复,浪费资源并且无法做针对性的教学。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应该是有差异的,课程设计应该满足纵向衔接和递进的关系,研究生的课程应该深化和专门化,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应逐步强化。但现实中很多研究生课程的层次结构不鲜明,专业性不够;一些基础课在本科、硕士生和博士生阶段开了又开,内容几乎一模一样。
其次,一些学校的专业课开设不够,或者开设的专业课难以言“专”,不足以让学生深入掌握本专业独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像金融工程这样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不仅与一些看似相关的专业研究方法和技术不太一样,同一专业的不同方向也存在异同。但很多专业课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很多名义上的专业课与研究生实际研究时需要的技能关系较弱。对于专业课的设计应该充分尊重导师的意见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开设的课程数量应更多,多样化程度应更高,不要强求一门课适用于多个专业或多个方向,让学生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