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教育可以说是大家都很关心的话题:网上有多篇文章,有人提出“教育要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进行颠覆性的变革”;有人说:要“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有人说:“高考改革要先改革我们的教材……”。如此等等,读了这些文字,引起我的思考:教育要有颠覆性的变革吗?课堂要革命吗?革谁的命?我认为教育要搞清楚一些基本常识!
1、 为什么人工智能不能取代现在的学校教育?
“因为教育不是培养流水线上的产品,无论教育技术如何发展,教师的言传身教、面对面的沟通交流都是育人必不可少的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曾这样说。“未来是‘人机共教’的时代。教师作为一种职业不会被取代,但并不意味着所有教师都不会被淘汰。重复性、机械性工作都可以交给人工智能,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及时关注最新技术进展,掌握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和问题。”
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也说:“人工智能将助力学与教模式的转变,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教育之中,不仅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使教师在教材之外还可以利用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同时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课后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趣味性,使学与教的模式发生转变。”
在信息化时代,学习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将是老师们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如何利用新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最好的教学效果,这必将成为各位老师将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教学必须抓住3个核心:一是教授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欲望和方法;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三是启发学生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2、 为什么课堂改革必须是静悄悄的?
课堂教学是师生重要的生命经历,他们是带着全部身心和已有的经验进入教学与学习的。只有内心宁静的人才能进行静悄悄的课堂改革,才会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为什么这样教?我还可以怎样教?哪一种教学方法,学生更喜欢?
课堂改革必须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生命成长必须是静悄悄的,比如深夜里禾苗的拔节,孩子潜移默化下的质的飞跃。花样百出、高潮迭起的课堂,恰恰违背了教育教学的根本规律。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的参与,思维的参与也必须是静悄悄的。
3、 为什么“不输在起跑线”这个命题不成立?
人生就象是与自己比赛的马拉松赛跑,倡导的是“先慢后快”。人格先成长,智能与技术后成长,体能与意志先成长,知识与技能后成长。如果知识先成长,心力与体力萎缩了,长大后,只能干点技术活,讨口饭吃。如果把人生比喻为万米赛跑的话,教育体系是从理性灵魂开始的,重视逻辑把握的训练,刚开始就起跑快,拼命往前冲,也许会赢前面的3000公尺,但由于过早地耗散了孩子的元气与能量,就多半会输掉后面的7000公尺。打好了人生的基础,就多半会赢后面的7000公尺。
所以,我们要改变以“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为核心进行系统训练,以考试为中心,强迫学生学习与考试的这种教育模式,构建适应未来人才需要的核心素养体系。
4、 为什么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是关键?
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宽到无可比拟的境地,教师才能成为教育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一个优秀的团队,只有那些敢于站上讲台,敢于实践,不辞辛苦,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老师,才会不时在课堂中闪现智慧的火花。
教师只有根植在课堂中、研究学生的学习、真心地关注学生的发展,他的教育生命才是有价值的,也才能不断地生长。同时,一个教师的快速成长,是在经历了多次这样的打磨之后练就而成的。
第一要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第二要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人文素质是一个人能力结构中的“软件”,软件往往比硬件更复杂。人文知识不仅会决定你的职业,还会渗透到你的人格与个性中,影响你的世界观与生活方式,甚至造就你一系列的生活习惯。
5、 为什么学校的魅力在学校文化?
因为立足理念引领,打造学校精神,这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以环境承载学校文化。学校着力建设整洁、优美、高雅、规范的校园,通过抓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墙壁文化、厕所文化、课桌文化等,优化环境,充分发挥其“无声之教”的熏陶作用。除“硬环境”外,学校也注意努力为教职员工创造一个和谐愉快、安心从教的“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