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上世纪初,曾出现飘洋过海的留学潮,那时还没有美国留学申请这一概念,留学动机多为公派留学,通过向西方学习先进知识和技术,拯救苦难民族,也有富家子弟为了荣光耀祖振兴家业。20世纪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国力快速崛起,非公派及规模不断扩大,一波接一波。
为什么年轻学生爱出国留学,我们留学出于怎样的目的?是获得学位、能力提升、开阔眼界、谋求未来职业发展还是其他?
中国成美留学生最大来源国
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在其2015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去年留学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人数达304,000人,相比前年增长11%。在整个美国留学国际生中,中国学生占31%,远高于其他国家学生。
该报告还指出,美国留学本科学生超过硕士学生。同时,OPT(留美工作临时身份)的申请人数也有明显上涨。留学低龄化以及毕业后有更多学生愿意留美工作,这种趋势十分明显。
名人眼中的留学
前段时间,网络热传《中国入世首席代表龙永图:从我送外孙女去美国谈谈中国的教育》。文中,龙永图谈到了中国软实力的核心问题,我们该有怎样的观点来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中国现行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在塑造孩子价值观方面存在缺陷。龙永图把外孙女送去美国读书,为的是培养孩子的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从而形成普世价值观。
2016年4月,杨澜在她的新书《留学改变了我的世界》里写道:“留学就是大写的苦逼,但却改变了我的世界。”杨澜这样描述她当初留学的想法:1993年,我得以参与了中国的第一次申奥。申奥的失败既让我看到了中国整体实力的不足,也看到了东西方相互理解的鸿沟,当时的我强烈感觉到自己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对外部的世界了解实在太少。让我放弃来之不易的成功、放弃眼前那么多名利的初衷,就是想要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我希望能够学有所长,能够更加深入到媒体的策划和制作中去。这种简单、强烈的想法让我迈出了人生的那关键一步。
杨澜认为她的留学之路很“辛苦”,一直贯穿着她的哥伦比亚大学整个学习生涯,但她也非常感激这段生活。她说:这让我在国际政治、外交、经济、传媒等各个领域都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2014年3月22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在北大发表“留学改变人生“演讲,她引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来鼓励美国学生来到中国、中国学生走入美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修习双方语言及文化。米歇尔表示,出国留学不仅在改变学生自己的人生,同时也在改变你们所遇到的每个人的人生。
李开复这样认为留学:今天我再回想一下,回答开始时提出的问题:如果我没有去留学,如果我一直留在台湾,我没有得到上面的这些礼物,是否还能成为我今天成为的人?我想,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饶毅在回想其留学经历时这么说的:在国外长年生活,到最后我觉得还是有归属感的问题。在留美十年之后我就已经想好:我不准备退休后才回国,而要在事业活跃时期对中国有所贡献,其实在没有完全回国时就可以做些事情;而如果要回国,就一定会是在50岁以前。
郎平在其自传《激情岁月―郎平自传》中回忆了令其终身难忘并改变人生轨迹的留学经历。她深情道:这段8年的海外生活经历,历练了我的心智,我已经把这个“世界冠军”一脚一脚地踩在地上,踩得很踏实。于是,郎平成为了世界的郎平。
龙永图、杨澜、郎平等都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提倡年轻人开阔眼界、增长学识、磨练品质、活出自己的精彩。留学在一般人会又有怎样的理解?
我们为什么要留学?
对于众多学子,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美国留学可以给我们带来专业学识与发展机遇,用通行的语言来相互了解。留学是青年时期难得的锻炼机会,也是宝贵的人生阅历。根据历年赴美留学生们的各种经验总结,我们大致勾勒出留学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积极影响。
学识与发展机会:文凭与专业技能,可能的国外工作机会,这些对个人未来职业发展
个人能力:外语能力有质的提高,学会独立生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交能力得到锤炼
情感态度:对“祖国”、“民族”的感知度加深,对待个人感情的态度更认真和真实
意志品质:由于中美教育和文化生活方式差异大,在陌生环境里学习生活无疑对意志品质是极大磨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