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基础教育有关热点难点工作进展

2018-12-18 17:16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第二阶段,我们说到2018年底要全面完成整改,我希望大家要理解支持这件事情,必须要加大力度做这件事。建立台账的这些问题必须全面整改。另外到2018年12月31日,说一下子几十年形成的复杂问题一个都没有了,这个在客观上不现实。但是按照标准,按照台账,我们是有决心坚决完成任务。进入第二阶段以后,发现一处查处一处、通报一处,严格规范,这是我们的决心。即便是到了三个阶段完成以后,我想大家也要有个认识,只能叫这件事长期积累问题的集中整改阶段完成,在常态化的运行过程当中,是不是所有的问题就永远不存在了呢?我想这也不现实,所以需要建立长效机制,出现什么问题、发现什么问题,我们有规则、有力量、有机制、有流程,是常态化的治理阶段。

下一步,对这些地区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推动工作,给予支持。第一是要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的布局规划,按照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进程、人口发展趋势,做好布局规划,进一步完善。第二是适当扩大城镇学位资源的供给。第三是要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稳定乡村学校生源。为此,今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也就是着力加强乡村学校的建设,提高乡村学校的办学水平,适当稳定乡村生源,缓解城镇大班额的压力,这个工程也在实施当中。第四是进一步强化招生入学的规范管理,防止在招生工作当中产生新的大班额。我们将继续关注、指导和支持做好这些特殊地区化解大班额的工作。谢谢。

时 间

下一步,为确保如期平稳实现消除大班额工作目标,将进一步强化政府发展义务教育主体责任,加强省级统筹,加大对大班额问题严重的贫困县支持力度,督促县级政府合理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加快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稳定乡村生源,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续梅:

四是全面推行阳光招生。实行招生信息“八公开”制度,公开招生方案、招生计划、招生范围、招生程序、报名条件、录取结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制度。依托学籍系统和招生入学平台,禁止学校为违规招收的学生分配学籍,将招生权关进制度的笼子。五是严格落实“十项严禁”的纪律要求。我们今年发的招生入学通知当中,提出了“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严禁中小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以选拔生源为目的的考试、竞赛,各地已处理相关责任人446人,杜绝“唯奖状”“唯证书”的招生行为。根据有关举报线索,我们指导有关地方严肃处理了10余起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违规招生、违规乱收费问题,并进行了通报。

二是努力扩大优质资源,让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始终将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推进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不是一近了之,而是扎扎实实落实政府责任,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千方百计扩大优质资源总量,寻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治本之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我们建立市级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机制,委托部属优质学校跨区在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区新建校区,从2016年开始,到2018年已经建了5个校区,新增优质学位达到5000余个。高标准推进城市副中心中小学建设,城区名校一体化学校进驻通州,加快提升城市副中心教育质量。统筹在京高校、教科研部门、民办教育机构、外教及其他社会力量等多种优质资源支持中小学发展,惠及近270所学校。支持学区制和集团化等区域扩优改革,如东城遂安伯小学纳入史家小学教育集团,西城涭水河小学纳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第三个问题,我们也在探索,在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在培训机构建立APP监控机制,也就是说,如果APP上认定的老师,需要刷卡才能进入教室,如果备案的老师不是这个,可能老师就进不了教室。另外学生也要刷卡进入,如果备案的是初一的学生,那么初二的学生就刷不进去。目前,我们在不断探索这样一些机制,使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和终端大数据系统能够逐步建立起一套现代化的监管体系,解决身份识别问题。

三是推动落实课后服务。去年,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发文,对开展课后服务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今年,国办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又进一步对开展课后服务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强调要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课后服务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弹性离校制度,特别是明确提出,各地可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对参与课后服务的学校及教师给予适当的补贴,切实保障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副司长俞伟跃,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还有河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张涛。下面首先请吕玉刚司长介绍基础教育领域热点难点有关问题的进展。

今后,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部部署,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是制定并落实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全省各县(市、区)均制定了消除大班额规划,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实行销号管理。省政府定期向各地通报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情况,要求各级政府精准施策,加大力度,严格奖惩。

吕玉刚:

免试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根据儿童、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和义务教育的性质所确立的基本入学制度,公办、民办学校都应该遵守。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履职不到位,存在“民强公弱”的情况,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疏于管理,造成一些学校面向全省、甚至全国掐尖抢生源。《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设立民办学校应当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民办学校的设立应立足于解决审批地义务教育的发展需求,对其招生范围不加限制是不合适的,少数民办学校抢生源的做法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教育生态。还有一些民办学校“免试”招生没有落实,采取了变相考试、收取获奖证书、利用培训机构结果等形式招生,甚至变相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不仅影响了教育公平,而且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学业负担和经济负担。近期教育部对湖南耒阳、陕西西安、宁夏银川等地的民办义务教育发展问题作了通报,这些问题具有典型性,希望存在相关问题的地方和学校引以为戒、严肃整改。

按照教育部的整体部署要求,刚才我已经通报了北京市培训机构治理情况。按照教育部等三部委的要求,到年底,完成第二阶段集中整改,需要加大力度。这个过程中,北京市以黄庄地区为重点,通过电子地图确定了26个热点地区,市区共同治理,这是我们做的第一件工作。大家知道的北京的培训热点地区都在治理范围内,在治理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点面结合。

感谢吕玉刚司长。下面请冯洪荣主任介绍北京市招生入学以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这两项重点工作的有关进展情况。

吕玉刚:

建立黑白名单制度,从11月开始,我市累计向社会公布了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474家和黑名单51家。建立校外培训联合执法机制,由教育部门牵头,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部门参与,累计开展执法检查4782次,对违规培训机构责令整改943次,依法依规对231家培训机构实施行政处罚,责令停止办学,起到了有效警示和规范作用。建立中小学课后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是98.25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86.7%,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8.96万人,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74.9%,随机调研部分家长的结果显示,家长对课后服务满意度在90%以上。

教育部将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作为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特别是解决“城镇挤”突出矛盾的重要任务。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全国2018年底基本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额、2020年底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额”的工作目标,对这个目标有一个具体化的要求,就是在2018年超大班额控制在2%以内,到2020年,大班额控制在5%以内。按照这个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提出了分省的细化目标,因为各省具体情况不同,指导各省以县为单位制定专项规划,并报教育部备案,多管齐下,综合施策,抓住关键环节,来化解大班额问题。

感谢张涛厅长,下面看看记者朋友有没有问题。

谢谢冯主任,下面请张涛厅长介绍河南化解大班额工作的相关进展情况。

三是优化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推行“名校+新校”、“名校+弱校”、“中心校+村小”、“学校联盟”、“学区制”、“一校多区”等多种办学模式,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如,郑州市在市区划分24个学区、组建了9个学区共同体,推进学区、教研协作衔接融合。许昌市也组建了26个教育集团。

三是加强学段衔接,整体谋划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坚持资源公平和机会公平双轮驱动,充分发挥传导和杠杆作用,大幅增加一般学校升入优质学校机会,迅速提升一般学校就近入学吸引力和教育质量。小升初积极推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普通小学对口直升优质初中。建立市级统筹机制,将优质高中招生计划向一般公办初中、农村初中倾斜,通过校额到校精准分配,确保学生升入优质高中机会均等。建立一般初中升入优质高中机会查询系统,便于学生和家长随时查询,提前三年明确升学预期,引导就近入学,当年小升初新增就近登记入学方式,今年2.4万学生到一般公办初中就近登记入学,占整个小升初总人数的24%。这2.4万选择到一般初中登记入学的学生将在三年后按照比例进入优质高中。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