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灵魂

2018-12-23 12:57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在今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这个重要讲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始终牢牢抓住的灵魂。只有把握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才能真正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事业的根本问题。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教”表达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育”强调的是品行和道德的养成。在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观念里,没有品德的人不是真正的人,不重视道德培养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立德与树人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立德是手段,树人是目的,立德是过程,树人是成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中,借鉴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重申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赋予其符合时代发展和当代国情的新内涵,是民族复兴语境下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科学指南。

立德树人,就是要求培养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技术创新决定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求具备丰富的知识、优秀的技能,更需要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修养、健康的人格品质。当前中国教育也存在着只重知识技能传授而轻道德价值培养的现象,导致虚无主义、犬儒主义、功利主义大行其道,甚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成为不少大学生的标签。我们必须认识到,那种家国情怀淡薄、责任担当缺失、德行操守败坏的所谓“人才”,就算技能再高,也只是“没有灵魂的专家”,他们绝不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的目标。

立德树人,就是明确人才培养才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使命。教育以育人为本,但是不够科学的机制体制往往使教育偏离目标。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长期存在唯分数、唯排名、唯升学的“指标导向”,素质教育、综合教育、价值教育往往流于空谈;高等教育则重论文、重项目、重头衔,致使教学作为高教的中心环节被弱化。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就要求把育人的中心任务融入教育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具体执行之中,贯彻到学生管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德建设、教学改革等各个环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凡是不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立德树人,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事业必须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树人目标,也就明确了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是立德的基本内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也是所有共产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钙”,只有把理想信念作为道德的最高内涵灌输在教育全过程,才能塑造有信仰有力量的民族未来。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教育,关键在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当前坚持立德树人,首要就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教育思想,只要始终遵循这一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必能源源不断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