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青溪古城。
段雪朝摄
青川七佛贡茶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打产业之一。 刘保刚摄
重建后的青川县城。沈若飞摄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青川黑木耳。
沈若飞摄
青川县板桥乡产村一体。赵辉摄
“5·12”汶川特大地震,让青川县红光乡东河口村的张玉英失去了几位亲人,但她留守原地坚强面对。从四五年前开始,绿色又开始蔓延覆盖裸露的山坡,伴随着绿意恢复的,还有张玉英的家,当年7岁的孩子,现已考上大学,重组的家庭,又添了新生命。
生机和活力重现在张玉英的家庭,也重现在青川县32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青山不老,“川”越不止。十年跨越发展,一个“以人为本、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富民强县”的新青川正在崛起。□向铭
感恩奋进
25万青川人的“心灵地标”
10年建设,青川县城比原来扩大了几倍,人口、街区、物流、商贸等迅速扩张,青川人在县城中心位置,留出了感恩之地。
位于青川县城新老城区结合部的感恩文化墙,宽230米、高12米,以浮雕的形式集中展现青川历史和人民的感恩之情。感恩文化墙从四个部分叙事,讲述青川远古历史、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生态环境。只要穿行县城,这是必经之地。
在青川县城穿城而过的乔庄河上,青川人还将一座廊桥命名为感恩桥,华灯初上,璀璨耀眼。跨河来往的居民,感念在心。
青川人还在城西制高点上,建起了感恩阁;在城西南方的山梁上立起了“万年青川”感恩塔。
今年全国“两会”上,一个来自青川的22岁女孩徐萍被人们记住了,不仅仅因为她是四川团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也因为她来自青川,她的一番“感恩表白”打动很多人。她说,自己的家乡经过那场特大地震考验,十年蜕变,已变成了一座美丽、生态、富裕的小县城。“这一切都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离不开社会和爱心人士的帮助,青川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感恩,是青川县随处可见的地标,感恩奋进,则是镌刻在25万青川人心中的“心灵地标”。县委主要领导激情满怀地说:“树立感恩地标,就是要让青川人民怀感恩之心,奋力建设新青川。”
5月,来自各地的参观者行走青川,所见所闻,无不令人振奋。宽阔的马路、井然有序的街道、崭新的高楼、原址重建的校园,各类产业园区拔地而起、特色农业生机勃勃……
25万青川人民用实际行动回报感恩,这组对比数字可见一斑。2007年全县GDP(地区生产总值)不到13亿元,2017年已接近37亿元。
脱贫攻坚
“生态资源”托起青川底色
在距离青川县城80公里的白家乡白果村三组,层层叠叠的山峦中,半山腰上一户二层小楼很是打眼,男主人叫何培生,但当地人似乎更熟悉女主人邓秋。10年前,她从山东省阳谷县远嫁而来。
丈夫残疾,公婆多病,两个孩子上学,这个“外来妹”不离不弃,撑起何家的“半边天”。但贫困这道坎绊住了家,怎么办?
2015年,当地党委政府和帮扶部门,上门征求本人意愿,结合市场前景,制定了“脱贫三招”:养殖牛羊、种植茶叶、经营水果蔬菜摊。同时递出几个“拐棍”:政策内的补贴和小额信贷送上门,乡村农技员把技术定期送上门,联系大户上门收购牛羊,再分别给老人孩子一定救助措施。
如今,她家种植10亩茶叶,每年养殖90多只羊,收入6万多元,夫妻贩卖水果蔬菜,月入4000多元。以前老旧的住房粉刷一新,厨、厕经改造整洁了,彩电、冰箱有了,“贫困帽”摘了,一家人脸上的笑容多了。
2014年,青川全县有79个贫困村,精准识别贫困户10323户31673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青川靠什么?
靠干部实干,靠生态产业,靠机制创新,靠群众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