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高考 > >>  正文

代表委员建议取消高考加分政策 对“裸考”生不公

2019-02-05 09:06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代表、委员建议取消高考加分

正在进行的全国“两会”上,多名代表、委员将矛头直指高考加分政策,称这是对绝大多数“裸考”学生极大的不公。

前天,全国政协委员杜黎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不讳:应当取消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加分项目。

全国政协委员李钺锋也建议,应举行高考加分项目听证会,清理规范加分项目。全国人大代表段拉卡更进一步提议,今年高考前,全国应统一加分政策标准,杜绝各地乱“加分”。

话音刚落,即掷地有声。昨天,山东有媒体报道,从2010年起,该省全部取消省内制定的加分等照顾性政策。

河南现状

目前只有两个项目有自定加分

省招生办今年1月初发布文件显示,今年高招,我省有17类考生可享受加分照顾。

这一规定较去年变化不大。不过,此后不久,省教育厅再次发文,要求今年对具备二级运动员资格的高考考生,进行资格审查和专项加试。

每年都会有考生无法通过加分复核。昨天,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郑观洲介绍,这种情况在17类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中都有出现,招生办对加分考生资格复核的把控相当严格。

或许很少有人想到,引发“不公”争论的高考加分政策,设置的初衷正是为了促进公平。

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加分优惠政策的权力,不断从教育部下放,具体哪个项目可获得加分,多由地方省份说了算。

不过,在我省,单独制定的加分政策并不多,目前所有17类加分政策中的绝大多数,执行的都是教育部的统一规定。

郑观洲介绍,其中只有两个方面,属于“省内动作”。

一个是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移民考生有加分优惠。

另外一个,属于细节上的调整。教育部曾表态,对于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取消高考加5分的优惠政策。但我省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本省实际情况,凡是少数民族考生,仍可享受加分优惠。

数据调查

八成网友认为高考加分不能体现公平

昨日,商报联合新浪河南进行了一项关于高考加分的调查。

84.2%的被调查者认为,高考加分已不能体现公平,14.3%的人认为,高考加分是否公平要视加分情况而定。

在郑州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刘小姐说,9年前她高考时并不知道,省优秀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会享受加分政策,且学校分有名额。

直到高考成绩出来后,她才知道学校的优秀班干部名额给了班上一位成绩特别好的女生。

在此之前,班上几乎没人知道,高考能加20分。

近七成人建议取消加分,全部“裸考”

高考加分本是为了公平,但现在人们觉得它越来越不能体现公平。

调查显示,68.4%的人建议取消所有高考加分,让考生全部“裸考”。

在市民看来,抛开加分完全“拼成绩”是相对公平的一种方式。

另外,30.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清理部分加分项目,把一些没必要、容易暗箱操作的项目删掉。

在高考加分项目中,最受网友认可的是“奥赛获奖者”,其次是退役军人和英烈子女,省级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国家级运动员和归侨眷及其眷属考生认可度较低。

缺少监督和加分太滥是主要问题

52.1%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高考加分存在的第一大问题就是缺少监督。

加分项目过多过滥,被列为第二大问题。

怎么样才能让高考加分更公平?

调查显示,49%的被调查者建议,应实行高考加分问责制。

近几年高考加分造假案频出

2004年,西安曝光“批量制造”二级运动员证丑闻,当年全市616名申请二级运动员加分的考生中,只有196人是名副其实的国家二级运动员。

2006年,湖南省曝出“上千名体育特长生造假事件”,3000余名报名参加复审测试的考生1000余人缺考,大批拥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的考生无法达标。

2009年,浙江高考“三模三电”舞弊案曝光,考生只要缴纳培训费和交际公关费,就可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

2009年,重庆31名考生民族成分造假。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