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十不惑:该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了)
2017年6月7日,北京,“孩子!妈妈在这呢!”妈妈看到走出考场的孩子,激动地举着孩子最喜欢的毛绒玩具呼唤着。(东方IC/图)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不少媒体都推出高考40周年的纪念专栏,一看主题,大多是“高考改变命运”。
高考确实曾经在一段时间,起着改变人的命运的重要作用。尤其对刚恢复高考那会的人来说,这一记忆是十分强烈的。
但是,不能把“改变命运”作为高考的主题曲。事实上,当高等教育已经要进入普及化阶段时,还以“改变命运”作为高考的功能,这不但错位,可能误导高考改革与教育发展,而且会制造社会的高考焦虑与教育焦虑。改变命运,渐渐变为高考和中国教育的难以承受之重。该以平常心看待高考了。
1从考大学到考名校
有人说,现在考上大学也很难改变命运,不像以前,参加高考,就是考上专科也改变命运。
这是脱离教育的发展与高考的变化在谈论高考。1977年,中国高考人数570万人(恢复高考第一年,报考者众多),录取27万人,录取率只有5%。能考上的可谓凤毛麟角。10年后,1987年,高考人数228万人,录取62万,录取率达到27%;1997年,高考人数278万,录取100万,录取率36%。虽然录取率貌似比较高,但参加高考人数只有300万不到,只有2016年参加高考人数(940万)的三分之一,如果按2016年的人数录100万,1997年的高考录取率仅仅10.6%。事实上,直到1999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只有10.5%。100个18岁到22岁的适龄青年中,不到11个接受高等教育。
但到2015年,中国高考人数为942万,全国平均高考录取率接近75%,部分地方高考录取率超过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0%。根据这些数据,上大学情况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果再以40年前的“上大学”观察当下的“上大学”,无疑是刻舟求剑。
本来,社会应该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调整对高考的看法。高考升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低时,升大学可以获得“特殊”身份,大学生特别珍贵。直到1992年,中国都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国家包分配”,大学毕业生有“铁饭碗”。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环境中,高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份(从农村户籍变为城镇户籍,从乡村走向大城市),也可改变命运。当高考录取率在有的省份已经达到接近90%时,还希望考上大学就获得“特殊身份”,变得不现实。
但社会对高考的“改变命运观”,却没有很大改变。在高考进入20周年之际,随着大扩招,社会上对待高考的看法,从以前考大学独木桥,逐渐变为考名校独木桥——不是要上一所大学,是必须进重点大学、名校。在那个时段,恰巧开始实施985工程、211工程,高考录取的批次(开始设置一本院校、二本院校,后随着民办院校、独立院校增加,出现三本院校)更加明显,社会对名校的追逐,也引发基础教育出现“名校情结”。
当高考变为名校争夺战后,再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都难以缓解高考焦虑。分析985高校、211高校、重点大学的录取情况,目前每年的录取率大致为2%(每年985高校录取计划为19万人左右)、5%、8%,也就是说,211院校的录取率与1977年的考大学总录取率相当。换句话说,用改变命运来观察当下的高考,很多人(学校办学者、老师、学生、家长)会认为考上重点大学,才是考上大学,考上211院校,才可能改变命运。这样的高考竞争显然是激烈的,尤其相比40年前、30年前,各种应试装备(补课、培训)都更“先进”,竞争也就白热化。
于是,虽然2500多所普通高等学校都纳入计划招生,授予国家承认的文凭,可有的却被学生、家长视为“烂大学”,不是因为学校办得不好,而是被认为层次低。据统计,农村学生已经占到所有大学在校生近60%(2012年全国农村学生录取人数占全国录取人数比例达到59.1%,其中农村学生本科高校录取人数所占比例达到52.5%),但舆论却普遍认为,底层学生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少,原因是,在高考竞争中,农村学生进入重点大学的比例相对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从2012年实施国家扶贫定向招生计划,以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农村生进重点大学的比例。这当然是推进公平之举,但如果以进入重点大学来论改变命运,能改变命运的学生有多少?全国每年的高考生只有8%能进重点大学,其余考进非重点大学的学生,怎么对待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