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4月4日电(记者 陈静)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求高考招生更加有利于科学选拔创新人才。如何彻底扭转“唯分数论”是中国教育部门致力探索的课题。
资料图。 韩海丹 摄
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上海4日正式公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本市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在提升考试评价的科学性和人才选拔的精准度的同时,把考生和家长的获得感与满意度作为根本衡量标准,解民生之忧、谋民生之利。
根据《若干意见》,上海将建立引导机制,引导和促进高校精准合理地提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同时,建立保障机制,促使学生的选学选考情况与国家专业人才选拔培养的需求相统一。上海还将完善育人模式,优化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
上海市教委方面表示,上海将积极开展相关研究,使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更能反映学生综合素养与学业能力,更加符合国家选才育才需要,更有利于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党总支书记兼校长周凤林当日表示,高考综合改革撬动了高中课程多样化。同时,让学生有了更大自主选择权,让高考从“标配模式”走向“自选模式”。他认为,高考综合改革新政突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扭转唯分数论。
在上海交通大学招生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琳媛看来,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即是选考科目设置打破了文理限制,扩大学生学科选择面,促进其知识结构更为复合多元,从而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
据悉,此次改革中,相关部门将依据学生选考科目实际情况,先期建立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机制,自2018年高考招生录取时实施。这意味着,根据2013-2017年在沪招生院校理工类专业录取人数,物理选考科目保障基数为1.5万,基本满足招生院校在上海选拔培养理工类专业人才最基本生源所需。
王琳媛说,今后,其他科目也将结合实际,参照建立保障机制。这些多管齐下的举措,将有利于引导更多学生按照自身兴趣志愿和天赋特长选择选考科目,并保障高校各专业学科基础。
2014年,上海率先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积极为全中国高考综合改革探路。上海市教委方面表示,经过三年稳慎有序的推进实施,2017年,上海各项既定试点政策措施平稳落地并取得了预期成效。
上海大学原副校长 叶志明表示,《若干意见》的发布,将有助于引导考生和高校更加理性地面对选考科目。他说,《若干意见》建立相关引导机制,促进高校更加精准合理地提出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要求,不仅有助于体现各高校的差异化、类别上的不同,也有助于体现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建设特色。
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看来,《若干意见》将推动高考改革从试点走向完善。他说,高考综合改革后,学生家长自主选择的结果与国家选才育才需求间不够一致,这次及时做出相应的优化和完善,是一种未雨绸缪。
这位专家指出,要引导学生和家长摆脱功利的应试观念,还应进一步加大上海已经推进的综合素质评价录取改革和春季高考改革的力度。他说,随着高考改革深入推进,高校建立起多元评价体系,会更好促进高中多元办学和个性化办学,让每个学生获得更大自主选择和发展的空间。
据悉,今后,上海的高校将强化科学选才,根据目标定位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体系;同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科学育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