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首次期中考试之后,该如何看待成绩?
在距离高考仅剩不到200天里,
该怎样设定自己的目标?
样本情况说明:样本班级共有31名学生,排除一名出国留学的考生,共有30份有效的成绩数据。全班考生最终取得的高考成绩,主要分布在从673分到500分左右的区间(本届考生所在班级的成绩水平与该样本越接近,参考意义也就越明显)。
一个班级的成绩数据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精确性,但透过合理分析,依然可以为考生提供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成绩变化:波动与稳定并存
通过分析上述数据,我们发现,该班30名考生中,有27人首次期中考和高考成绩的班级名次发生变化。其中,有15人名次上升,12人名次下降。名次上升超过5名(不含5名)的考生有5位,名次下降超过5名的考生有5位。有接近一半的考生排名浮动在3名及以内。
哪些原因导致成绩起伏
考生成绩波动有哪些原因?
王帅认为,纵观高三一学年,考生成绩有起伏很正常。主观上讲,从首次期中到高考的成绩变化,确实反映了部分考生学习整体水平的变化,但高三最后阶段心态上的负面情绪,往往是考生高考失利的重要原因,部分考生正是输在了最后一刻。客观上说,如各科复习进度不同,综合科目从分科考试改为综合考试,都可能给考生备考带来影响。考生要有正确认识,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成绩明显进步的考生往往有哪些共性?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高中部教学主任石杨介绍,在高三备考全过程中,成绩明显进步的考生往往有一些共性,比如:
有明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能力强
科学安排复习计划
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善于独立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
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哪些原因让考生成绩下滑或止步不前?
而很多原因会导致考生成绩出现下滑,甚至最终高考失利,如:自制力薄弱,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等。
班内进步10名就是大胜利
“从模拟考260分到高考603分”“从全年级200多名到高考27名”……类似的高考“逆袭”故事充斥网络新闻,让很多考生受到鼓舞和启发。然而,这样的“壮举”最终只能发生在极少数人身上。对于多数考生而言,如果目标定位过高,往往适得其反。
王帅介绍,因为名次与预期不符而感到压力的考生往往认为只有加大时间投入,才能实现赶超。这种想法本身没太大问题,但任何努力都不能背离学习规律。如果目标定得过高,让努力程度超过个人精力所能承受的极限,甚至过度挤压睡眠时间,这样的“超载”式学习难以持久,反而导致精力下降,效率变低,后劲不足。
可能你会觉得π叔在泼冷水,然而真正想说的是,不要小瞧每一点进步,因为这些进步都是有意义的,甚至对于高考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比照去年高考录取情况,他的高校选择范围,就从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这一录取分数区间,上升到了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一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