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和朋友在茶楼聚会,大家用西瓜预祝他能梦想成真
今年44岁,已经两鬓斑白的梁实执意将高考进行到底
毕竟不是精力最旺盛的年纪,满地的参考书,紧迫的时间,海量的复习内容,让梁实有点招架不住
6月7日,成都,“专职”考生“兼职”生意人44岁的梁实又要上考场了。这是他第十五次参加高考。有人说他是“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
钉子户”、甚至说他是“现代范进”。俗话说,凡事重复的次数多了,或许会消磨了激情、或许最终厌倦。从自己还是青春少年考试考到和儿子同时步入考场,梁实为何要独树一帜、一意孤行呢?
“我在反复添柴,烧一壶很久不开的水”。梁实的回答和他的名字一样,实在。
关于梁实 梁实,44岁。 1983年,高考预考名落孙山后,他连续5年报名参加高考,遗憾的是,都没有考上。
上世纪90年代,他辗转在内江、乐山和成都打零工,修过机械、砍过木材、做过服装生意,卖过电视机。唯一不变的就是一边打工一边复习,每年准时到当地招办报名参加考试。1995年前后,看到建材市场前景较好,就借了些钱投进去,没想到收成颇丰,有了一两百号员工跟着他干。
生活走上顺道后,梁实复习的时间也多了,继续报名参加考试,圆自己那个“固执”的高考梦。
以前进考场,他数次被当成老师或者家长被拦截,成绩始终在300分—400分上下盘旋。梁实的愿望是考上四川大学数学系,2002年他的数学考了70多分,2006年考了50多分,去年考了60多分。
今年如何呢?梁实坦承:没有复习得太好,但尽最大努力发挥吧。
6月3日,梁实烧香为自己的高考祈祷
关于梦想 高考梦是一代人的烙印 记:为什么你要这么执着的考呢?难道不能走成人高考?
梁:上个世纪80年代的高考梦就好像烙印一样打在我们这代人的身上,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能理解。既然就业是为了挣到钱、做自己想
做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在有经济能力的时候,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另外,我认为成人高考不能代表高考。
记:有人说你是“现代范进”,你怎么看?
梁:觉得我和范进并没有可比性。范进那个时候是封建社会,他不愿从事劳动养家糊口,但我还是有我的生意,只是想完成一个人的梦想。
梁实和应届考生一起参加高考培训班
关于考试 只是想圆一个梦罢了 华西都市报记者(下简称记):还有两天就考试了,紧张吗?今年如果还没有考好,明年还会坚持吗?
梁:这么多年了,已经习惯不紧张了。但去年预期好好复习,一些事情又耽误了,可能今年目标还是很难达到吧。我现在还是有信心,但如果这十五次考试完了,信心消失,那可能明年的就不再考了。
记:你现在动摇了?为什么这十几年来反复考试呢?
梁:也不算动摇吧,还是要等考完再说。我一直觉得这是没有完成的事情,只是想圆一个梦罢了,就好像我想要喝水,反复添了很多柴,但那水还是没有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