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国网讯】近来,网络上流传着关于父母面对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自我安慰方法,“孩子是来报恩的”。其实不要太早下定论。因为剧情分分钟就可能大反转,学渣秒变学霸。
今天,《成就者》马红漫博士的采访对象就是一位曾经不被父母寄予太高期望的差生,突然变成一个学霸的人,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陈方若。
“我小学的时候成绩是出奇得差,在三年级的时候,还被迫留级过一年”
“真的?典型的差学生了。那从差生一下跳到好学生,好像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在您看来”
“对,这个东西我也不知道,但是好像蛮快,一个学期就是前五的学生了”
这就是陈院长小时候的学习情况,初中开始就一路开挂,考上交大的名牌专业后,还进入了百里挑一的优异生班。随后,他的人生之路就好比一条康庄大道,美国留学拿到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的博士学位,工作数年后,他被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任命为终身讲席教授。他的经历就是“交大人在纽约”的经典案例。
但是在陈院长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梦,也一直想要圆这个梦。
“母校的栽培给我创造了很多条件,所以我一直有一个梦,就是能够回到母校,能够带领母校的老师们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我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吧。”
那么陈院长此番放弃美国的一切回到交大是要做什么呢?陈院长告诉我们,中国商学院乃至全球的商学院,都面临一些很共性的问题,那就是理论跟实践脱节的现象。传统商学院的研究是属于一种横向思维模式,老师们在某一个学科领域中不断耕耘和研究,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是实际问题不只是辐射到某一个领域,而是跨领域的。对此,陈院长提出在横向思维上建立纵向思维,以行业为研究目标,把整个行业搞懂。
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只是思维模式的转变,但是实际上牵涉到很多方面的挑战,比如教授们是否适应呢?比如打破全球商学院的一贯风格?
“既然全球商学院都这样,您陈方若是唐吉坷德,非要去挑战这个大风车吗?”
“对 ,我可能真的是唐吉坷德,但是可以试一试!”
虽然挑战压力不小,但是在陈院长看来,中国商学院做这样的改革是有优势的。比如交大安泰在恢复建院的时候,有60%的教授是从工科转过来的,他们的工科思维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而中国也非常强调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这为商学院的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
“咖啡我觉得是个人行为,喝茶是一个团体行为,一起聊天,我觉得更好”
出生在福建,美国学习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陈院长依然喜欢喝茶,喝茶可以带给学者一个非常安静的心境。我们边喝茶,边聊着中外商学院发展瓶颈在什么地方,美国的商学院有哪些地方是不值得我们再去借鉴的,如何能够提高全球商学院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