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再加码:行业紧急调整洗牌在所难免)
开学不久,跟家长和孩子一起焦虑的,还有不少校外培训机构。对它们中的一部分而言,2018年注定是惊心动魄的一年。
从2月份四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到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家的规范治理要求更加细化,监管趋严。
如今,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专项治理行动已逾半年,深刻影响着校外培训行业。规范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严查学科类竞赛、严禁学科类培训“超纲教学”、严格掌控教师资格条件……
教育部近日再发通知,要求各培训机构尽快将所办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报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审核,并对培训机构教师资格作出具体要求。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专项整治工作将根据各地情况进一步细化要求,培训机构监管力度还在加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许多校外培训机构正在抓紧研究各类文件和政策,及时作出调整,试图在这一轮史上最严“禁补令”中存活下来。
培训机构存在十大问题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的有25.9万家,约占摸排总数的67.8%。根据边摸排边治理的工作原则,已经整改了4.5万家。
据南都教育联盟9月14日发布的《2018年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与治理报告》(下称《报告》),目前校外培训机构主要存在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组织学科考试排名及竞赛、超纲提前教学、培训场所存在安全隐患、乱收费高收费等十大问题。
《报告》指出,在目前市场份额相对较大、公众关注度较高的13所校外机构培训品牌中,发现有9家曾经被全国不同地区“拉黑”。校外培训机构上黑名单的主要原因是“双无”,即“无证无照”。其中,“证”指的是教育部门核发的办学许可证,“照”指的是工商部门核发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
据了解,龙文教育、卓越教育、明师教育、昂立教育和新东方就因这个问题,于今年7月被列入广州首批“双无”校外培训机构名单中。
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正是培训机构过快无序的野蛮生长导致了公众不满情绪的爆发,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一个治理行动。”他认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实际上是思考如何去构建一个人民满意的教育供给体系的问题。
“我们需要反思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政府、家长和培训机构各自要承担什么责任,这个问题要想清楚了,才能去设计相应的治理路径。”吴颖民说。
9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在广州举行的“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研讨会”上提出,各地教育部门要抓紧制定本地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关设置标准,从场所条件、师资条件、管理条件等方面,提出细化的要求。针对每一所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依标研判,逐一建立整改台账,而且要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确保年底前不折不扣地完成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改要求。
对于违反规定的机构,将如何处置?俞伟跃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普遍的做法是建立黑白名单。一旦机构违背了有关要求,或达不到相关标准,不能通过审批。过了以后出现违反政策做法的,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我们还有年检制度,办学许可证需要年检。只要发现问题,年检就过不了,这样就使得日常的监管职能比较到位。”俞伟跃说。
整改政策打出组合拳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在设置标准、审批登记、培训行为、监督管理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比如,实时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米、预付费周期不超过3个月、任教教师需有教师资格等。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意见》的内容非常细化,可能造成培训机构阶段性办学成本上升,优质老师资源更加稀缺、场地规范化要求更高,“对于中小型培训机构,可能是致命打击”。
在此态势下,校外培训机构纷纷做出反应。在明师教育集团的广州分部,工作人员最近正忙于联系学生与家长,重新调整上课时间。根据《意见》,校外培训机构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晚上8点半。
“因为这个政策出来的时间很短,我们又得马上执行,所以短期内肯定有一些影响。比如最晚结束时间,由于我们的课程销售、开班报名已经在进行了,调整的话会涉及到学生的时间、场地周转、教师调配等问题。但是政策出来,不调整是不行了。”该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