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前腳離開學校,后腳就扎進各種培訓班……本報 “問診教育生態”系列引起社會的熱烈反響。在省政協委員昨天的分組討論當中,教育界等領域的委員也表示,“校外培訓”已成為一種無形而巨大的力量,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一起裹挾其中。這其中,家長的恐慌和壓力一部分來自於社會各種評價體系。除了嚴厲打擊校外補課行為,學校自身規范辦學行為也很重要。
實習生 王瑩利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於丹丹/文 戎毅曄/攝
談校外培訓
考試卷是個指揮棒 規范校內辦學行為更重要
“媒體的報道發人深省,無數的學生和家庭,被補習裹挾,沒有閑暇,沒有快樂,沒有充足的睡眠,沒有健康的體格,沒有清純明亮的目光……這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究竟生了什麼病?該如何醫治?”省政協委員、南京市中醫院黨委書記虞鶴鳴一直在追蹤本報“問診教育生態系列報道”。他這一次帶來的提案和教育相關,建議進一步規范教育市場,讓教育回歸本源。他認為,教育的本源是回歸到人,要尊重孩子天性和自身的發展規律。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都在說,去年整治校外培訓機構是史上最嚴的一年。整治校外培訓機構,可能更重要的就是要規范我們校內的辦學行為。”省政協委員、南京琅琊路小學校長戚韻東告訴記者。“如果老師每次考試時,都弄個奧數題在裡邊,家長就不淡定了,要趕緊送孩子到培訓機構去學。家長哪裡知道培訓機構師資怎麼樣?都是‘跟風’。”戚韻東委員說,這樣一種從眾心理,其實是社會各種評價體系所帶來的,連賣房子的也在給學區房排名!這些都在無形當中給老百姓施加了壓力。
談師德建設
老師價值觀影響孩子
發自內心的熱愛最可貴
“老師的價值觀很重要,老師的價值觀會影響孩子的價值觀。”戚韻東委員說,有的老師不追求名利,對課程、對他的教學事業是如此的熱愛。“我們學校有一個老師,自己做了好多年的二十四節氣課程,完全就是因為熱愛。隻有這樣一種從內心發出的真實情感,才能讓好老師留在孩子的心中。”戚韻東委員說,這種對教師事業發自內心的熱情和熱愛,是難能可貴的。
在昨天的分組討論中,省政協委員、東南大學黨委書記左惟說,教師的主要工作應該是教學科研和立德樹人。高校教師可以做技術轉讓,但是不能成為主業。
談彈性離校
開辟提升素質的“第二課堂”
讓志願者走進校園
2018年,南京實施的“彈性離校”獲得教育部點贊,昨天,委員們也提到了南京彈性離校,認為如果能夠將“離校前”的時間利用好,這對學生的個性發展是裨益良多的。戚韻東委員說,“彈性離校”也構建了孩子第二種校園生活。“我覺得可以建立一種聯動的機制,或者由教育主管部門來建立一個資源庫。”戚韻東委員說,學校可以去申請,選擇一些有專長的老師或者志願者,讓他們走進校園,豐富孩子的“第二種校園生活”。
(責編:黃艷、關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