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培训机构 > >>  正文

MORE图说教育

从“考研作弊”看用人“好大喜功”-名记-齐鲁晚报网

2018-12-31 07:50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于12月22日至23日进行,河南省教育厅于前车之鉴下“未雨绸缪”,近日发出通知,严禁高校人员参与考研辅导活动,并要求各高校在研究生考试期间加强对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严防他们参与替考、“助考”等舞弊活动。

其实,早在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就发布《关于严禁研究生招生单位举办考研辅导班的通知》,2012年教育部重申禁止高校任何部门和工作人员举办或参与考研辅导活动,严禁社会培训机构进入校园进行考研辅导培训的招生宣传和组织活动,今年教育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又明确规定:严禁招生单位内部任何部门和人员 (包括在校生) 举办或参与举办考试招生辅导活动。

有人说:“重要的话说三遍!”窃以为,在“考研作弊”上绝非如此,似透露出教育部门的一种心态:“我们已经再三强调啦,你们自己掂量着办吧!”

此等无奈心态是教育部门面对“考研作弊”束手无策之余的一种“例行公事”甚或“走过场”。

对此,有教育学者对症下药提出:“除了让参与作弊者付出更高代价外,还需要降低作弊的‘收益’。录取不能单看一次考试的成绩,还要严抓研究生培养,提高研究生淘汰比例。”

学者内行的教育眼光是颇为敏锐的,但还想补充一下:治理“考研作弊”必须分清源流!

那么,“考研作弊”的源头在哪里?

据媒体披露,某一线城市某重点区正式颁布了18个关乎教师发展的文件, 其中规定小学、幼儿园教师取得研究生学历(学位)的,区教育局一次性奖励8000元。这是个全国性的各行各业的“缩影”,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教育成了名利场。而这些“蓓基·夏泼”们又大多赶上了一个教育大跃进的时代:技校变中专、中专变大专、大专变本科,学院变大学、师范大学变综合性大学,教学型大学变研究型大学……没有本科“三分三”之功底,竟然敢上研究生之“梁山”……不弄虚作假成“李鬼”才怪呢!

杨振宁曾对国人唤他博士而不以教授名之颇有微词。笔者初闻不胜惊讶,细作思忖哑然失笑。杨先生不高兴的原因在于——

一则:博士为学位,乃学历之顶;教授为职称,乃学力之巅。二则:当时我国在校博士生数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年产量超过美国,成为事实上的世界最大的研究生学历“批发商”。三则:“专科不如狗,本科满街走,研究生还可抖多久”的坊间戏言伤自尊。

古人善用比喻,将平凡抑或平庸者喻为“燕雀”,将国家喻作“大厦”。如《三国演义》第一百三十回《丁奉定计斩孙綝姜维斗阵破邓艾》有道:“珝自蜀中归,吴主孙休问蜀中近日作何举动。珝奏曰:‘近日中常侍黄皓用事,公卿多阿附之。入其朝,不闻直言;经其野,民有菜色。所谓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者也。’休叹曰:‘若诸葛武侯在时,何至如此乎!’”每读这段文字,不免伤感于时势与英雄、英雄与时势之轮回之际,臣服于“燕雀处堂,不知大厦之将焚”这一比喻的绝妙与贴切。

看来,治理“考研作弊”亟需解决一个认识问题——

“大厦”每每是“勾心斗角”的,唯因多层次多侧面纷繁复杂,才谓其“大厦”;国家亦然。而国家的复杂,就决定了作为相适应的方方面面的人才也应是有梯度的。技校生、中专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相对于不同的领域来说,都是人才。热衷小教甚至学龄前之幼教高学历,说明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正在远离实用主义,丧失针对性,破坏了国家教育与人才的“金字塔”结构。

浏览国际新闻曾见到的一件颇似“人咬狗”的新鲜事:据共同社日本大阪消息,负责垃圾回收处理的大阪市环境局的3700名职员中,大约有200人隐瞒自己的大学或大专学历,谎称“高中毕业”而被录用,他们将面临着被辞退的危险。

日本在用人上所崇尚的“经济学”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考研作弊”的源头在于用人的“好大喜功”或曰“好高骛远”而引发的有违教育规律的“研究生热”!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