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网讯 初夏的杭州,草木葱茏、生机盎然。5月7日至20日,宿迁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浙江省委党校举办,宿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企业和社会组织工委书记龚和出席开班仪式,要求大家珍惜机会、勤学善思、严格学风。此次培训旨在近距离学习浙江精神和宝贵经验,提升宿迁市中青年干部深入领会“两山”理论、推进绿色发展的能力水平。两周时间里,来自全市三县两区和部分市直机关的45名学员,带着求是求实求知的强烈渴望走进课堂,专家授课、现场教学、头脑风暴……使大家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领会“两山理论” 学习浙江精神
浙江省是全国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先行者。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村调研,首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随后,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栏目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对这个论断进行了系统阐述。十多年过去了,浙江省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坚持以“两山”发展理论开展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使浙江的农民和农村成为“两山理论”的最大受惠者。
此次课程安排最大的特点是课堂讲什么,现场就看什么。既安排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树立‘两山’强烈意识与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两美浙江”等当前最热门的理论课程,又组织了赴义乌、浦江、桐庐等地切身感受贸易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电商发展、产业转型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生态与经济融合共进的好理念、好思路、好做法,对贯彻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理念,推动生态经济区建设,推动生态富民具有很强的借鉴性,进一步深化了学员们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直观认识和现实感受。
在学习讨论中,学员们一致认为,浙江人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值得好好学习、借鉴。
市纪委案件管理室主任许晓光感慨浙江的“三精”:一是精准。政府精准定位自身职能,该管的管,该放的放。二是精明。吴越文化与楚汉文化之间,前者善贾,后者崇义,浙江人有善于经商的好基因。三是精细。浙江基层党建和社会管理工作相当精细,如“滨湖晴雨工作室”,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
“浙江精神体现在坚韧和坚守的品质。纵观浙江的产业,义乌小商品市场、绍兴的纺织、嵊州的领带、海宁的皮革、嘉善的木业、温州的皮鞋,哪个产业不是经历了10年以上的坚守?”泗洪县委办主任孙建开宗明义。
宿城区政府办主任张胜则认为,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浙江人审时度势、遵循规律,敢想、先做,快人一拍、领先一步的精神。比如环境治理、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都勇当先导。
车门乡党委书记包丽梅感觉到,浙江做事规划性很强,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效益;灵活性很强,打破常规,改革创新,敢于担当,服务型政府体现得淋漓尽致。
发挥比较优势 建设生态宿迁
当前,虽然宿迁经济发展水平和苏南相比明显落后,但也有苏南无可比拟的优势,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部署,发展生态经济,建设好江苏生态大公园,可谓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宿迁被赞誉为“华东的一块净土,黄淮海地区最大的氧吧。”5月10日,苏北发展座谈会在宿迁召开,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宿迁的关心支持,尤其是李强书记明确宿迁市作为苏北地区设区市中唯一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的试点,明确在基本运转和社会建设刚性支出中给予财力补助支持。
谈到宿迁生态经济发展,大家跃跃欲试——
市商务局的王晖认为,生态经济是一个综合体,要有理念的转变、规划的坚持、可持续的发展。在宿迁园区建设上,我认为首先要提高单位要素的产出。
在乡镇工作的陆振强调,特色小镇规划,要找准定位,避免“同质化”;要科学选点培产业,提升“增长点”;要以文化支撑增内涵,强化“软实力”,提升文化形象和品位;要通过特色挖掘、品牌塑造,彰显“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