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培训机构 > >>  正文

MORE图说教育

陈昊 将个性化教育坚持到底

2018-12-26 09:04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优胜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昊是一个拿自己当孩子的教育者,16年一直“不改初心”,将个性化教育坚持到底。11月5日,陈昊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挣钱只是把教育做好之后自然而然获得的回报,绝对不以追逐利益为主要目的。未来,优胜教育大部分项目都将免费提供给受众。

原标题:陈昊 将个性化教育坚持到底

陈昊 将个性化教育坚持到底

陈昊 优胜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加盟连锁企业管理专家。个性化培育方式、教练式教学的倡导者。2004年组建优胜教育集团,业务涉及早教、幼儿园、中小学个性化教育、学能开发等。

优胜教育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陈昊是一个拿自己当孩子的教育者,16年一直“不改初心”,将个性化教育坚持到底。11月5日,陈昊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直言不讳地说,挣钱只是把教育做好之后自然而然获得的回报,绝对不以追逐利益为主要目的。未来,优胜教育大部分项目都将免费提供给受众。

关于初心

用教育创新让孩子遵循自己的个性

新京报: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教育这个行业进行创业?

陈昊:选择做教育的通常有两类人,一种是老师出身,带着改变中国教育的梦想投身到培训市场;另外一种是商人出身,带着把教育商业化的理想进入到教育行业。我可能属于第三类人。我从小生长在“高知”家庭,父母都是中科院研究员、博导。按理说,像我这样的“高知”家庭应该不会有教育的缺失,但实际情况是,即使是“高知”家庭也依旧会出现孩子都缺少爱、缺少认同的问题,没有找到好的教育方式。

后来,我自己有能力投资教育以后,决定用教育创新的方法让所有孩子都能遵循自己的个性。早期我只是投资人,不负责经营管理。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的理念要么过于商业化,要么过于教条化,我想要有一些创新,就融入进来。

新京报:还能回忆起自己刚步入教育行业的情景吗?

陈昊:一波三折啊。一开始我们也是采取开疆拓土、利润考核等方式,后来发现这条道走不通。当初我们只是因为教育情怀投资教育行业,并没有一心追逐利润。结果发现,越干跟钱没关系的事儿,越干付出的事儿,得到的回报反而越多。

新京报:你提到的商业化和教条化是指整个培训市场吗?

陈昊:我发现,一些教育机构基本是老师思维、培训思维,有些企业只看经营数据,比如占了多少市场份额、利润是多少,我们不太一样,我们把赚钱当成一个把教育做好之后自然而然会得到的结果,而不是盲目逐利。到现在为止,优胜教育还是没有资本化的培训机构,没有像其他机构那样融资或上市,但我们员工的薪酬竞争力在行业内还是较强的。为什么能保持这样的状态,是因为我们的核心是想做一件有情怀、对教育有意义的事。所以,我们更加关注品质、更加关注学生感受。

新京报:优胜从创设之初就定位于“个性化教育”,你理想中的个性化教育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陈昊:首先需要从业者对个性化教育有基础认知,也就是说,每个从业者首先要了解个性化是怎么分类的,一定要相信每个个体都有不同的需求,一定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工具对比,某些教育培训机构以单一的教学满意度来考评一个老师的教学质量,而优胜认为,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家长的目的是要提分,所以我们有提分考评;学生要对老师的服务认同,我们有满意度考评;此外,还有合作伙伴的考评,我们会把所有合作人员和用户的需求作为我们的考评标准,这就是我们不同于其他机构之处。我们认为,个性化意味着每个人一定要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管理体系。一定要因人而异,大家都采用一种模式教育,就成了工业化生产。

关于培训行业

培养有幸福感的学生

新京报:你怎么看目前的教育培训机构?

陈昊:我们要颠覆工业化、商业化下诞生的一批品牌。他们先发优势,早期抢占了大部分的市场。在我看来,这些培训班输出的人才都是一个类型的,跟整容一样,长得都差不多。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特别大的梦想,其实,我认为不是所有人都要打造成这样的,我觉得学生的舒服感才是教育首先要考虑的,学习需要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新京报:优胜的目标是培养有幸福感的学生,未来这些学生会不会不具有社会竞争力呢?

陈昊:具有幸福感的人会失去社会竞争力,这是个伪命题。优胜提供的是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包括观察与注意力、阅读力、理解力、思维力、想象与创新力,这些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储备的同时提升竞争指数,从容面对未来社会带给他们的各种挑战。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