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梦·践行者】27年来助学少数民族孩子广州夫妇如今儿女满天下
李丽梅与她的多民族女儿们相聚广州。文/图 金羊网记者 甘韵仪
25日年初十,广州越秀区一餐厅内,年过六旬的老广张宇航和李丽梅夫妇,和女儿们吃了一顿特别的开年饭,过了个“民族团结年”。这些女儿,来自天南地北、不同民族,是他们多年来捐助上学的孩子,以及因为善事参与进来的姑娘。他们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生。
张宇航是谁?他是一位老羊晚人,也曾是一名老师、一位校长、一名政府工作人员,更是一个普通的广州人。27年来,他成为了好几十个孩子的阿爸,因为一个“善”字,背后还支撑起一个大家庭。畅叙过程中,记忆缺口仿佛被打开,一段段温暖故事被缓缓道来。
去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创建“慈善之城”,传递城市的温度。热心的广州人一直以自己的力量创造爱的奇迹。
缘分开始
遇见瑶族山区孩子
1991年,张宇航因工作去到清远连南,遇到了四个瑶族初中生。说起孩子们的家庭条件,他想起了一首歌谣:四根柱子一间房,两块竹片一张床,三个石头垒个灶,一根竹竿挂衣裳。“家里连衣柜都没有,全部家当加起来不超过50块钱,最好的家用电器就是昏暗的电灯泡,最值钱的家当就是一口铁锅。”
孩子们非常朴实,张宇航担心他们因家庭困难而辍学,决定捐资助学。之后,他去到韶关乳源,采访瑶族老师,得知必背镇和东坪镇瑶寨,分别有几十个和两百多个孩子需要帮助,他又立马认领资助5人,同时联系周边的热心人……从那时候开始,这种助学情结,他27年未曾间断。
在山区,女孩子上学更难,这促使他在往后的善举中,更关注贫困地区女孩的上学问题。有一次,张宇航去清远阳山太平洞,发现有5个瑶族孩子需要帮助,其中就包括如今在广州番禺工作的金兰。年初十的开年饭上,金兰说起了童年,那时候她读四年级,一家没有固定经济来源,全靠种萝卜,收入微薄。
听说有个陌生人伸出援手,她觉得很不可思议。“以前我们很少出去,生病走投无路了才会到镇上看病,老爸与我非亲非故,又隔着那么远,要帮助我上学,真的很感动。”金兰说,自那以后,她就常写信给老爸老妈,告诉张宇航和李丽梅学校里的事,张宇航说,他也一直保存着这些信。
草原情结
草原爱心不断延续
时间来到1996年,张宇航从时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云布龙那得知,在内蒙古草原上,也有一些孩子因贫失学。
“他在挂点扶贫的鄂尔多斯市(当时叫伊克昭盟)鄂托克前旗城川苏木,找到了一个蒙古族牧民的女儿,叫孟根图海,9岁,读三年级,从这个孩子开始,广东草原爱心团队资助内蒙古草原贫困孩子上学的项目启动了。”他说。
草原爱心团,不是组织,而是一个团队,大家口口相传,是用爱心和暖心,将广东一群善长仁翁凝聚在一起的大家庭,帮助对象是贫困孩子,以少数民族的为主。2003年,张宇航到新疆哈密走访,找到了100多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的山区孩子,同时联系广东热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解决了读书的费用。三年后,也联系上西藏林芝200多个贫困孩子。就这样,草原爱心团从内蒙古延伸到新疆、西藏,并连接了广东等多地。目前已经帮助5000多个贫困孩子上学,其中来自内蒙古草原的孩子有4700多个。
李利东是广东省人大代表,如今也是草原爱心团队的“骨干”。2004年他到西部援藏,当时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当县委副书记。恰逢2006年时任羊城晚报社总编辑的张宇航带着爱心团队进藏送医送药。他听说张宇航要到交通条件十分恶劣的墨脱县,为其精神感染,主动联系。之后在他的帮助下,爱心团队一共认捐了墨脱县200多个孩子,资助他们上学。这些事迹,在当地广为传播。2007年7月20日,内蒙古举行首届“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评选,张宇航是唯一当选的外省人。
他的愿望
和孩子过个“民族团结年”
在他们资助的孩子中,有个6岁的次仁玉珍,来自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当时因通讯不完善,多年捐助,双方未曾谋面,都在苦苦等待见面机会。直到次仁玉珍考上南京的大学,两人才有了第一次见面,竟忍不住抱头痛哭,那时次仁玉珍已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