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一本家喻户晓的历史小说,描述了国家间最有效的军事策略之一,即平时与一国结盟,战时与另一国结盟,从而避免同一时间与两国为敌的困境。近日,美国对中国和欧盟同时加征关税,并遭到两个经济体的共同反制。一些外媒开始思考历史是否在重演?如果《三国演义》一书中描述的两千年前汉朝的外交手段可以运用到今天,无论是美国、欧盟还是中国,都应该避免同时与另外两个实体为敌的局面。但中国与欧盟是否会联手抗美?美国同时成为中国和欧盟敌人的可能性有多大?
香港《南华早报》高级专栏作者黄凯里在该报刊发题为《特朗普、中国和欧洲:请在每段时间只保持一个敌人》的文章表示,尽管看起来布鲁塞尔和北京很可能因贸易战而联合起来,但欧盟和中国并不能被称作真正的盟友,同样地,欧盟和美国也不能被称作真正的敌人。
国际政策委员会主任兼东西方研究所成员伯克希尔·米勒在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上刊发题为《特朗普的关税会让欧盟和中国联合起来吗?》的文章表示,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共同关切不会驱使欧洲和中国走向一个更紧密的关系。欧盟远不是一个通过强化与华盛顿的不一致,而做出明显与北京站在一个统一战线,从而反对美国举动的决策的行为体。
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沃尔夫冈·穆乔则在该报上刊发题为《欧洲应小心权衡其对美国关税威胁的反应》的文章称,欧盟在这一问题上,应该小心谨慎地前行。文章分析称,认为欧洲正在准备一场反击的观点与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轻骑兵的失败那段历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欧盟并非站在一个赢得贸易战的有利位置。欧元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占了本地区GDP的4%。更糟糕的是,贸易并不是一个能将欧盟成员国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关节点。美国的关税对德国和荷兰的影响,远远大于对法国或意大利的影响。
文章认为,强烈的反击背后有一个很强的感情支撑。但是对于一个战略性的思想家而言,他应该思考的是谁会先眨眼?是特朗普先生还是一个分裂的欧洲委员会?欧盟应该认真思考德国军事历史学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话,即不要战争,除非你能预计自己会赢得这场战争,自己有战略去结束它,并且有能力自始至终获得公众的支持。而欧洲的情况并不能满足上述标准中的任何一个。
那些批评美国总统威胁强征关税的言辞无疑是正确的,但他们至少应该承认,欧盟多年来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欧盟对汽车征收的关税是一个保护主义的举措,让中小型汽车制造者获得最大的利益,法国和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获利最多,其次是德国的汽车制造商。单方面的削减关税,会导致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成本缩减10%,而最近与这两个国家签订的贸易协议最终无论如何会都导致那些关税销声匿迹。那么,为什么不早一点摆脱这些关税呢?
但如果降低欧洲汽车关税不能打动特朗普先生,如果特朗普的目标就是让美国不进口德国的汽车,那么欧盟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改变这一现状。因此,欧盟作为一个集团,应该忍受这一痛苦,并计划用政治资本解决不平衡问题。欧盟需要首先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是被贸易战这一无希望打赢的战争分散了注意力。这需要转变经济管理方式。无论是德国还是荷兰,都接受财政赤字,比如以更高的军事支出的形式,或是整个欧元区发挥独立的财政能力,制定出维护货币平衡的财政目标。
对于欧盟来说,欧盟早已丧失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责怪特朗普只会加深欧洲人内有的道德优越感。受害人角色对现代欧盟来说真是太合适了!
而近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也同样表示,欧洲对美国的依赖正在加深。基辛格认为,20世纪40年代,欧洲的领导人有一个明确的方向感,但现在,他们更多的是想避免麻烦。如果说欧洲领导人过去将与美国的摩擦视为远离美国的动力,那么现在更多的欧洲领导人害怕一个没有美国的世界。因此,在特朗普时代出现一个靠自己的能力站起来的除美国之外的西方世界是具有讽刺意味的,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在基辛格看来,另一种不那么吸引人的可能是,一个分裂的大西洋会将欧洲变为欧亚大陆的附加物。与此同时,美国变成了一个地缘政治岛,侧面与两大洋相接,而没有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秩序为支撑。这样的美国将不得不效仿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但同时不怀有让世界其他区域分裂的心理,就像当时英国在欧洲大陆上做的那样。或许正如基辛格所说的,我们正处于世界的一个非常黯淡的时刻。(中国论坛网 刘思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