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AI网上寻找自杀者:1分钟能过滤掉99%不相关信息

2019-03-08 18:10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 在住院治疗中的吕小康

▷ 在住院治疗中的吕小康

  “我有抑郁症,所以就去死一死,没什么重要的原因,大家不必在意我的离开,拜拜啦。”

  7年前,这条自杀留言发布在微博上,之后主人再没更新。

  7年间,微博下面的评论仍在不断增加,如今已超过100万条。有人来到这里,诉说生活;有人留下遗言,相约死去。

  童话故事里,心中藏有秘密的人,会找到树林中的树洞,倾诉秘密,用泥巴封好洞口,树洞便会守口如瓶。这个再也不会更新的账户,已经成为微博空间里的一个树洞。

▷ 黄智生教授与AI机器人004号

▷ 黄智生教授与AI机器人004号

  搜索:6至10级自杀风险预警

  “2月13日18点,(康康)‘又割腕了,还是找不到动脉哈哈哈’,微博地址是……”

  这一天,AI机器人004号从搜索出的最新2000条树洞信息中,报告了15条危险信息。吕小康排在第二位,自杀风险7级。

  同处于7级的8条树洞信息,“割腕”、“跳楼”、“烧炭”、“安眠药”等字眼反复出现。剩下的6级自杀风险信息中,有人在询问“自杀”、“约死”的方式。

  像此前的201次报告一样,AI机器人004号需要得到研发者黄智生的“唤醒”,开始工作。

  “只要有网络,004号随时随地可在电脑上启动,生成救援需要的树洞监控通报,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1分钟的信息检索、筛查过程,004号能过滤掉99%的不相关信息,辨认出含有自杀方式和时间的词语,与储存在AI知识库中的文本比对,然后输出符合的配对结果。

  AI知识库,通俗来讲,就是一本日常用语与计算机结构用语互译的大词典。

  2018年7月27日,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人工智能系终身教授黄智生研发出了第一代挖掘微博树洞信息的AI机器人,取名“树洞行动机器人001号”。黄智生建立了一个涵盖“自杀”、“死亡”相关用语的小型AI知识库。当天,001号成功筛选出10条微博树洞的自杀信息。

  之后,黄智生将AI机器人改进到002号、003号和今天的004号。他在AI知识库添加时间、空间、性别、自杀方式等数据,提高AI机器人检索、对比、翻译、识别功能,进行一到十级的分级归类处理,并报告其中6级风险以上的微博用户。

  依照004号的数据设定,6级自杀风险是由“抑郁情绪”转为“自杀计划”的分水岭。“他会明确表达自己想死、想自杀”,黄智生解释说。

  而7级—10级自杀风险,仅仅区别在自杀时间上的差异上,依次为“日期未明”、“大致日期”、“近日”和“现在”。

  004号会偶尔识别到9级自杀风险的树洞信息,自杀当事人明确了“自杀方式”和“近日”。这种情况下,004号会启动紧急预警,但黄智生的经验是,“实际情况往往没有这么紧急”。

  通过测算,AI机器人004号对6级以上自杀风险的预警准确率可达82%,而自杀当事人的性别、年龄与所在城市等信息同样截取自微博,在救援行动中,需要志愿者进一步核实准确性。

▷ 吕子康救援小组的微信工作群

▷ 吕子康救援小组的微信工作群

  干预:“劝我的话就不用了”

  2月14号,004号报告的15条危险信息中,吕小康再次出现,自杀风险6级。

  在树洞行动救援团微信群中,黄智生邀请3位心理咨询师加入了“吕子康救援小组”。

  心理咨询师嘉仪尝试通过微博私信联系吕小康,没有得到回复。

  志愿者范明联系上吕子康的妈妈和小姨,了解到吕小康曾在南京脑科医院被确诊为中重度抑郁症,断断续续接受药物治疗,有过多次自杀未遂经历。

  2018年下半年,吕小康在一次跳河自杀未遂后,向妈妈提出要去看看滕王阁。他在电话中对妈妈说:“王勃20多岁就死了,我现在也20岁了,可以准备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