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多部门联手重拳打击盗墓犯罪

2019-03-07 10:50 来源:互联网综合 编辑:WBYUN

多部门联手重拳打击盗墓犯罪

在青海都兰热水墓区,办案人员指出盗洞所在位置。记者 王 珏摄

多部门联手重拳打击盗墓犯罪

被追缴的被盗文物之一。张 铮摄

  ●近年来,文物犯罪职业化、智能化趋势明显,犯罪手段不断升级

  ●文物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基层文保设备老化、专业人才匮乏

  ●积极探索打击防范文物犯罪的长效机制,加大力度整治文物流通市场

  今年来,山西盗墓大案、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接连破获,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关注。尽管国家加大对文物犯罪的打击,但盗墓案却屡屡发生。其背后的顽疾何在?又如何防范盗墓?

  盗墓大案涉案文物数量多、犯罪人数众多

  今年上半年,山西公安机关打掉了盘踞在山西闻喜地区十多年、以侯氏兄弟为首的“盗墓涉黑”犯罪集团,追缴被盗文物2895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24件。在打掉这个团伙之后,警方继续追查,截至8月8日,山西警方已破获与该团伙相关的各类刑事案件3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6人。今年7月,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涉案人员全部到案、文物没有流失、证据链全部闭合,实现了对文物犯罪有效打击。在此次案件中,涉案文物达到646件,一级文物16件,涉案人员26人。今年来,山西盗墓大案、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接连破获。此类案件涉案文物之多、文物等级之高、犯罪人数之多,受到各方关注。

  在山西盗墓大案中,案件主犯为侯金亮、侯金发、侯金海、侯金江四兄弟。在当地,侯氏四兄弟不仅仅盗掘古墓葬,还存在开设赌场、霸占矿山、高额放贷、暴力讨债等多项违法犯罪行为。据该案办案民警段林辉说,犯罪团伙组织十分严密,探好墓后,当晚组织盗墓,谁来打坑、谁下去平拱洞、谁去清货,分工明确。

  在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中,经大量调查、勘验、审讯等工作,公安机关查明自2017年11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夏某某太、张某、索某某吉、苏某奎等人预谋在都兰实施盗墓,并经踩点确定了盗掘地点,由张某从河南等地纠集了具备盗掘古墓葬技术的韩万里以及张某青、叶某松、孔某彬、朱某海等人到都兰,由朱某海联系了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孙某林出资,并商定了分赃规则。在都兰县准备铁锹、绳子、十字镐、编织袋、布匹等作案工具,苏某奎准备车辆负责运输前往热水乡一号墓东侧的羊圈墓处进行盗掘。经过几次盗墓未果后,该团伙转移至血渭一号墓(“九层妖塔”)东侧平台处实施盗掘,两个晚上共盗得文物646件,商定各自寻找买主销赃,直至案发被公安机关抓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刑警支队队长卢成章说,经过分析和总结,本次犯罪呈现本地人员和外来人员内外勾结,并且分工明确、形成团伙犯罪等特点。

  近年来,文物犯罪的职业化、智能化趋势明显,作案愈加隐蔽,打击和防范文物犯罪形势非常严峻。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每年立案的文物犯罪案件有2000起左右。国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长刘铭威表示,文物犯罪数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一些地区文物犯罪手段不断升级。虽然打击的力度不断增大,但案件势头还没有完全得到遏制。“盗掘古墓葬、古遗址的案件占每年文物犯罪案件的一半以上,甚至发生了一些暴力案件。”

  巨大利益驱使、文物执法能力薄弱

  近年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公安部发出三批次文物犯罪的A级通缉令,公安部、国家文物局召开全国打击文物犯罪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等。国家不断打击文物犯罪,但盗墓案还是频频发生,究其原因,是受到背后巨大的利益驱使。

  在拘留所,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参与者、公安部6月11日A级通缉令公开通缉的10名重大文物犯罪之一王建韬对记者坦言,他知道盗墓犯法,但当时就想着盗墓能够一夜致富。

  王建韬的话,也反映了很多盗墓者的心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盗墓者都心存侥幸,希望“空手套白狼”,为此不惜铤而走险。不少地方还流传着“要想富,去盗墓,一夜变成万元户”这样的段子,盗墓文化十分流行。

  基层文保力量的薄弱,也助长了盗墓者的嚣张气焰。青海都兰特大盗墓案发生在青海都兰热水墓群,位于都兰县热水乡扎玛日五队血渭草场,共有封土墓300余座,其中经考古调查登记的墓葬232座,是青海境内面积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处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墓葬群。1983年被文化部认定为我国六大考古重要发现之一,1996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受制于文物分布点多、线长、面广,保护机构、专业人员匮乏等原因,热水墓群的保护仍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近年来,热水墓群就曾发生多起盗墓事件。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