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组合拳”提升煤炭业发展质量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煤炭行业坚定不移去产能,政策“组合拳”威力显现。不仅促进了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和效益好转,也带动了全行业发展质量提升。2017年前11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倍;去产能任务有望在2018年基本完成或提前完成。下一步将转向结构性优产能,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30万吨及以下小煤矿数量减少近一半,全国煤矿数量从2015年的1.08万处减少至7000处左右,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6倍……2017年,煤炭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点颇多的成绩单。这一年,曾经深陷产能过剩泥潭的煤炭产业继续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的一系列工作,打好政策“组合拳”,不仅促进了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和效益好转,也带动了全行业发展质量提升。
去产能成效显现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11个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总额2717.6亿元,同比增长364%。煤炭行业效益明显好转,是2017年煤炭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效益回升的背后,一方面由于宏观经济持续向好,总体表现超出市场预期,对煤炭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形成支撑;另一方面与我国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切相关。
煤炭行业是去产能的重点行业之一。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文件,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各主要产煤省区政府积极推动,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去产能与脱困发展政策措施。
经过不懈努力,煤炭过剩产能得到了有效化解。2016年以来,我国30万吨及以下小煤矿数量减少近一半。到2017年底,全国煤矿数量从2015年的1.08万处进一步减少到7000处左右。2017年前11个月,煤炭行业共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553.9亿元,同比增长29.4%。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表示,随着煤炭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优质产能逐步释放,落后产能淘汰退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关系正在由基本平衡向更高水平的动态保障发展。而且,在全国煤炭产量增加、价格回升的基础上,煤炭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提升,为煤炭行业去产能、脱困和转型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总量上看,去产能任务有望在2018年基本完成或提前完成,但煤炭行业相对落后产能仍然较多,结构性去产能任务依然艰巨。
“我们必须逐步以总量性去产能为主转向结构性优产能为主,从以退为主转向进退并重,通过先进产能有序地增,实现落后产能尽快地退,既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又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赵辰昕说。
行业加速“由黑变绿”
近年来,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着较大压力。王显政指出,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能源资源禀赋以及煤炭资源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利用的可洁净性,决定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然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石,“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方针和以煤炭为主体的一次能源格局不会改变。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院长王金华也认为,煤炭作为我国现阶段的主体能源,预计到203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还将占50%,仍将是国民经济中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
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必然选择。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消费,是做好煤炭这篇大文章的必由之路,关系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煤炭向清洁化、绿色化、低碳化方向转型势在必行。因此,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开发应用,实现煤炭资源向智能绿色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的方向发展。”王金华说。
近年来,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在煤炭智能绿色开发、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取得了一批突破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从整个煤炭产业看,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的技术成果同样“可圈可点”。例如,在绿色开采方面,已经建成了以大柳塔、红柳林煤矿为代表的一批千万吨级矿井群和以锦界、黄陵二号井为代表的一批数字矿山和智能化开采工作面,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入了国际先进水平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