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咪咕文化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首期合作开发大熊猫IP形象及相关产业,并举办成都国际熊猫音乐节;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游人如织。(资料图片)本报记者李向雨摄
今年起开展中国大熊猫的全球巡展,主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计划在5年内走遍2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1500万受众; 除了极为亮眼的科研技术成果,在“熊猫中国·四川主题展”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网红大熊猫”也将以“视频+图文”的方式出现在粉丝们眼前。 “这些新的探索,也将在这次大熊猫国际文化周上向大家介绍。”张志和说。 探馆 “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存在‘三难’,即配种难、怀孕难、育幼难,这‘三难’一直困扰着中外科学工作者。”张志和说,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先后解决了诸如大熊猫出血性肠炎防治、精液冷冻、人工授精、双胞胎育幼及亲仔鉴定等众多关键性技术难题,并通过各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极大提高了大熊猫饲养繁育水平,“基地的大熊猫也从最初的6只,到2017年12月的184只,成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迁地种群,展现了成都和四川在大熊猫保护工作上所作的重大贡献。” 在电影展映活动中,影城将用美陈的方式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提供的宣传画册、礼品、徽章、帽子、票根等大熊猫元素的文创礼品进行展示。“活动期间购票观影及参加影城活动的观众可以获得礼品。”主办方介绍。 携顶尖科研技术亮相 主题展分为“我们在这里出生”“我们在这里发现”“我们从这里出发”“我们在这里回归”“我们在这里生活”几大板块,分别展示四川大熊猫生态、科研,四川大熊猫发现历史回溯,大熊猫对四川精神气质传播的承载,四川对大熊猫的保护以及四川生态旅游,大熊猫与川人的关系等内容。而作为支持单位,成都大熊猫基地为这次主题展带来了扎扎实实的“硬货”。特别是在展现大熊猫生态、科研的“我们在这里出生”板块,观众可以了解大熊猫生命的奥秘,借助图文形式,形象直观地看到大熊猫怀孕、产仔、育幼的过程。 育幼员细心照顾刚出生的大熊猫宝宝。(资料图片)本报记者何海洋摄 8月19日,北京中华世纪坛一楼专题展厅内,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布展。尽管布展还未完成,但走进其中已能强烈感受到被大熊猫“滚滚”包围的氛围。 “更有现场直播哦!”基地工作人员介绍,届时,熊猫频道将以直播和点播等方式展示基地大熊猫们的日常生活。